2)第442章 蠢蠢欲动_大明世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笑:

  “如此看来,某可坐二望三,觊觎那河北三府,以为桥头堡。”

  所谓的河北三府,指的是位于黄河以北的河南三府——卫辉、彰德、怀庆。

  (历史冷知识,河南河北的分界线是漳河,西门豹治邺的那个漳河,而不是黄河。)

  此三府兵灾少,也没有黄河溃堤的影响,可以说是如今河南少有的富庶之地。

  而且,他们比邻北直隶,乃是不可多得的桥头堡。

  因此,陈永福在获知朝廷大胜后,立马就想趁机行动,收复沦陷区。

  “不过,还是得将此等消息散播出去,打击敌军的士气。”

  千里黄河在冬天冻得结结实实,走私与互通盛行,谁也阻拦不了商人们赚钱之路。

  而商人的背后,则是河南士绅们。

  一想到士绅们的拥护,陈永福浑身散发着热气,粮草辎重的问题就不用担心了。

  ……

  贫瘠的关中,在迎来绍武元年时,尤世威正辛苦地带着固原的军队,沿着防线扫除那些准备入侵的鞑子。

  虽然说关中残破,但却比草原好多了,随便抢抢都能回本,那些草原上的破落户们,只能铤而走险干没本的买卖。

  被大雪覆盖的黄土,此时成了亮白色,阳光下极为刺眼。

  尤世威等人,在眼皮下涂上黑色炭灰,目不转睛地盯着前方逐渐入套的鞑子们。

  “杀——”

  带着千余骑兵,尤世威大展雄风,数百名鞑子迫不及待地逃窜。

  一番追逐,瘦马人无力的鞑子们,只能跪地求饶。

  “押回去。”

  尤世威脸色不变,淡定地说道:“甄别一番,咱又能添几百骑兵。”

  国朝喜欢用蒙古人,朱元璋时就大用蒙古俘虏,当时北伐元大都的骑兵,一半都是蒙古人;朱棣的靖难之役骗来的朵颜三卫立下汗马功劳。

  崇祯时的满桂更是保护北京时壮烈牺牲。

  有明一朝,封伯的蒙古人也多,如永顺伯薛绶、忠勇伯蒋信(原名把台)、恭顺侯吴克忠等,多为壮烈牺牲之士。

  而尤世威是榆林边军出身,对于他来说,蒙古人跟汉人没什么区别,反而骑术精湛,更好用。

  当初守榆林,他还广招河套的蒙古部落来助阵。

  “总兵,咱们固原镇粮食不多。”

  一旁的副将嘀咕道。

  “你懂什么。”

  尤世威看着这些蒙古人不仅没有垂头丧气,反而开心的笑了,立马知晓上当了。

  他们听得懂汉话。

  笑骂道:“这群鞑子,心奸的很,想要吃皇粮呢!”

  “不过嘛!”

  尤世威露出一丝带有深意的笑容:“老子喂饱你们,却是要你们命的。”

  说完,骑上马,奔跑而去。

  等到他回到固原,第一句话就是:“西安来的粮食到了吗?”

  “大雪封路,估摸着还要两日。”

  “派人去接应,人能挨饿,马可不成。”

  待歇息好,他才扭头问道:“陕商传来消息没?”

  这里的消息,指的是建奴南下的战事。

  陕商消息灵通,通行全陕,让他们来传递消息最快。

  “没有!”

  副将摇头。

  “哎!”

  尤世威叹了口气,扭头西望,那里是陕西行都司的方向,李自成就在那里。

  留下这个心腹之患,让他睡觉都很难安生。

  请收藏:https://m.bq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