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75章 北京,北京_大明世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而北京,就是北边,晋商出了所谓的八大皇商,显然是难入朝廷诸公之眼,这正是咱们的机会。”

  听到这,张祺眼眸一亮。

  晋商与陕商,是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但陕商眼馋晋商也不是一年两年了。

  且不说解池之言,就说通往察哈尔蒙古的商路,就足以让他们垂涎三尺。

  漠南蒙古人可比西北的卫拉特蒙古富庶的多,而且还极爱通商。

  边贸的利润,陕商们可是深有体会。

  这远比在南方跟徽商竞争来的强太多。

  张祺则嘴唇一动,开口道:“晋商确实失了分,卖国奸商的罪名,他们是怎么也逃不了的。”

  “我还听人说,北伐之后,考虑到北方各省残破,朝廷有意抄没那些晋商的财产,从而充盈府库。”

  “这真是太好了——”

  “不知道涉及多少人?”

  陕商们议论纷纷,脸上写满了雀跃。

  在商言商,如果在北方少了晋商这个大敌,他们陕商独霸北方贸易,从而与徽商南北对抗,岂不美哉?

  更别说,如果北京为国都,那就是源源不断的聚宝盆,利润也绝对大于南京。

  “可惜,不知朝廷是否迁回啊!”

  詹佑宁见提起众人兴致,随即又叹了口气,无奈地坐下。

  这下,就连张祺也揪心起来。

  原本事不关己的迁都,竟然还牵扯到了自己,这谁能想到?

  一场宴会,也就这样草草的收场了。

  而回到家中,张祺望着豪华的宅院,一时间出神来。

  按照他的本意,在南京生活可比陕西好多了,鱼米之乡,富饶安定。

  可这里到底是徽商的主场,就算有皇帝的支持,他们也很难对抗徽商的进攻。

  在这种情况下,北上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可惜,朝廷的风声太紧了。”

  他无奈地摇头。

  而就在此时,吴三桂和衍圣公,也终于抵达了南京城。

  皇帝也热情的接待了他们。

  对于吴三桂,他只是看了两眼,安抚了几句话,就让赏了一座侯府罢了。

  而衍圣公,就颇有几分热情。

  整个南京的文人蜂拥而至,不断的想要拜访其人,但都被回绝。

  到了九月初,一骑突来,纵马于街道之上,横冲直撞,口中大呼:

  “捷报,大胜,建奴溃败,北京光复了——”

  一路上的百姓忙不迭躲避,但却在听到这句话后,忍不住的驻足围观。

  读书人听到了,眼眶通红,跪地不起;平头百姓们听到了,感慨了几句,就继续为口食忙碌,干劲十足。

  而稍微有几分见识的商贾们,则纷纷放起了鞭炮,欢呼雀跃不止。

  各种打折,免单的行为不胜枚举。

  就这样一路欢呼,消息来到了紫禁城。

  这时,皇帝似有预感,他猛的抬头,离开了龙椅,张望着门外的天空。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一个宦官快步而来,气喘吁吁地跪下:“陛下,前方来报,北京光复了——”

  “让他快过来——”

  朱谊汐迫不及待地说道。

  随即,累得上气不喘下气的兵卒,小跑而来:“陛下,大军光复北京——”

  说着,呈上了军报。

  朱谊汐眯着眼睛,拿起了军报,看了许久,呢喃道:“北京,北京——”

  请收藏:https://m.bq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