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35章 哈密城破_大明世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门上,巨大的盾车缓缓而来,掩护撞车对城门撞击。

  “轰隆——”

  一下,两下,三下,十余下之后,腐朽的城门被砸开了。

  蒙古人何时见过这种阵势?

  他们也不善于守城,哪里会料到放下的城门被攻破,西域多少年没见过这等攻城样式了?

  这种汉式攻城法,再次在西域盛行开来。

  城门洞开后,一排火枪手听着军令换上前来,拿起火器对着黑洞洞的城门洞又是一通乱轰,硝烟腾起。

  头上箭矢乱飞,叮叮当当射在头盔肩甲上,偶有受伤的人。

  在这一瞬间,整个哈密城就已经失守了。

  后面跟进的盾牌手,立马向前探路,很快就拿下了整个街面,掩护骑兵进击。

  “逃——”巴特尔无奈,只能率领剩余的几千人马逃窜。

  可惜,他忘了,城外的上万轻骑对此虎视眈眈多时。

  他一刚出城,立马就遭受了围堵,几乎全军覆没,不得已而归降。

  哈密城拿下,整个哈密地区收入大明了,拿到户籍的那一刻,所有人都开心了。

  高一功哈哈大笑:“不愧是哈密城,十万人口,可以成为一府了。”

  “哈密府,今天就已经成立了。”

  不过,入城后,高一功最大的问题,就是碰到了圆顶的和平教寺庙。

  “果真不一样啊!叶尔羌国难怪被排挤。”

  高一功有些懵了。

  对于朝廷的宗旨,他还是知道的。

  以佛教瓦解人心,从而为大明的统治贡献力量,所以无论是在蒙古地区,还是在甘肃,高一功对于佛教那是大力支持,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而和平教,他不熟啊!

  “不管怎么说,将其寺庙给我围住,不准任何人擅自闯入。”

  高一功做出了保守方案。

  如此行动,立马就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得到了明军善意的保护,哈密境内的抵抗势力极弱,在几个毛拉的带领下,向明军投降。

  蒙古人,商人,也纷纷归降,表示愿意归附大明。

  以哈密为中心,附近大小10余个部落,城堡,纷纷归降。

  高一功大喜,甚至准备入寺庙插香供奉,准备大型香烛。

  不过经人一说,到底是绝了这心思,以免弄巧成拙。

  此时的和平教,又与后世不同。

  甚至某种意义上来说,在封建社会,和平教对于战斗力的加持,是起到正面作用的。

  而宗教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维护统治的一种工具,和平教也不例外,它没有后世所想的那样保守,甚至在某些方面,比天主教更为开放。

  例如奥斯曼帝国,他虽然是和平教国家,但却从来没有像西方欧洲那样排挤屠杀异教徒。

  相反,奥斯曼帝国允许其他人保持信仰,只要多交一份税就行了。

  也正是如此开放的态度,让奥斯曼帝国强盛数百年,维持起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庞大领土。

  所以,和平教一遇到高一功,立马呈现归顺态度,只要大明支持其发展即可。

  哪怕不支持,也不要迫害。

  不过,当高一功得知他们愿意归降,甚至条件允许可以入京觐见皇帝。

  你他么的比佛教还快,能不能让人适应一下?

  “理智派?”

  请收藏:https://m.bq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