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66章 战罢_大明世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后,陈永福送其离去。

  事毕,他摇了摇头,哑然失笑:“天下熙熙皆为利往,大同府谁不爱?”

  在绥远成了边疆后,大同骤然就成了内陆,频繁的兵灾消失了,边患无踪,那么依靠着边贸,大同府的繁荣也就理所应当。

  据山西省言语,大同府上下,军民合计约三十万,每年赋税百万,仅次于山西最繁华的太原府。

  “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软,罢了罢了,还是上一道奏疏吧!”

  陈永福思量再三,大军在绥远折腾那么久,给人家带点好处也是理所应当的。

  六月底,蒙古高原的热浪自北而来,带来了关于草原的消息:

  满清发兵十万,向着土谢图汗部而来。

  而土谢图汗部和扎萨克部联军超过十万,在图拉河畔聚集,库伦准备应战。

  这时候,明军能做什么?

  只能动身北上,接应喀尔喀诸部。

  无它,因为绥远与库伦之间的直线距离超过一千五百里,如果算是一些弯曲线路,起码一千八百里。

  换句话来说,即使明军一人三马,日夜奔驰,至少也要七八天才能到,还得保证不迷路才行。

  保守估计,至少要十五天时间,明军才能顺利抵达库伦。

  那么问题就来了,明军为什么不提前北上?

  首先,喀尔喀诸部不信任明人,他们生怕明人假道灭虢,把土谢图汗部灭了。

  其次,明军也不想徒劳地为蒙古人拼命,因为这并没有好处,而且还祸患无穷。

  因为距离遥远,一旦抵达草原之后,民军的后勤将会依赖于喀尔喀蒙古诸部,命脉被要挟,岂不是任人鱼肉?

  “传我军令,命大同府尽快输送钱粮入归化——”

  “命吴三桂带领一万骑兵,北上接应尊圣法王(哲布尊丹巴)。”

  陈永福不断地吩咐着,为即将到来的接应做准备。

  没错,大明从上至下,都不认为蒙古人能打得过满清。

  用一句话来概括:英勇善战的骑兵面对火枪时,也得低头认乖。

  狠狠用火枪教训过满清后,明军上下对蒙古了如指掌,其绝对不是满清的对手。

  由此,朝廷制定的策略就是:

  在归化城附近驻兵,以接应尊圣法王之名,伺机北上,与满清对阵。

  击溃其军最好,再不济就是平分秋色。

  如此,喀尔喀蒙古诸部,必然会屈从大明。

  因为大明是无法吞噬掉漠北的,只能羁糜,而满清确实是吞并。

  被满清教训一番的草原部落,别无选择。

  此时,图们河畔,正在展开一场规模空前的决战。

  扎萨克汗部与土谢图汗部联合诸多封建主,合兵十万,以逸待劳地准备应对满清。

  虽然喀尔喀蒙古由三大部落组合而成,但到底不是统一的部落,所以三大部落之下,还有大量的散居部落。

  例如车臣汗部的汗帐虽然被掳掠,但大量的附属部落以及支

  请收藏:https://m.bq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