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89章 富余_大明世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斜风,细雨,今个这县试,倒是有滋味了。”

  漳州府城,在县衙外,郑森饶有兴致地坐在酒楼中,端着酒杯,满脸的开心。

  雨水湿润了窗台,溅起了点点水珠,额头处感到一丝冰凉,但他却丝毫不以为意,兴致不减。

  一旁陪坐的,则是漳州同知,名唤作南子皓,山西人。

  虽然两人的官位一上一下,但南子皓却年近五十,两鬓斑白,脸上的褶皱堆起,显然是这个同知不好干。

  他望着郑森,微微叹了口气,将手边的醋壶拎起,给自己倒了一杯,然后一饮而尽。

  人跟人真的不能比。

  自己是同进士,人家是二榜进士,同年,自己的前途一眼望得到边,人家却即将跃迁到京城,担任高官了。

  “府台,这漳州,人烟稠密,两榜进士虽然不多,争不过江南四省,但仅仅是童生,却是千军万马。”

  南子皓叹道:“仅仅是附郭的龙溪县,就有近八百人参考,而我山西一县,却不过其一半。”

  因为学习八股文最多的,是那些预备役秀才。

  “瞧你说的,这自鸣钟如今也不算什么稀罕物,但就是老贵,得要一百块呢!”

  “您瞧,台上说书讲报,旁边挂自鸣钟,在整个福建,怕是都成了风气。”

  在这繁忙的县城中,显得极为的突兀。

  他明白,只要放这两人进去,自己今天晚上不仅会挨一顿毒打,而且还会没饭吃。

  说到这里,郑森不自觉地露出笑容。

  “没错,我听人说,日后八股考试,只是在县试、府试、院试,说白了,八股文只能考秀才。”

  对此,南子皓急了,忙道:“陕晋一体,实在是太过分了。”

  他双目瞥向了紧闭大门的县衙,随后又抬头看了下天空,此时已经过了午时,太阳快要西斜。

  随后,他又失笑道:“皇上没那么糊涂,商人之间的事没人会理会。”

  “要是在乡试,会试,那得考新样了——”

  汉兵五千,土兵五千。

  “我有同僚言语,陕商们甚至发动一切关系,想要抹黑你们,甚至还有人传话,说是要去告一状,重新算一算你们的旧账。”

  此时的吕宋,则是一片繁荣景象。

  郑、南二人相视一笑。

  郑森嘴角带着笑。

  “八股三百载,已经亡了大半。”南子皓叹道。

  但它废除科举,立马就让士绅阶级跳反,从立宪派转到了革命派。

  南子皓眉头一蹙:“料想是县里的青皮无赖,偷摸拐骗之道,早就应该修理一番。”

  而事实上,满清再怎么折腾,无论是辛丑条约,还是马关条约,地方的士绅大多都是支持它的。

  “世人爱名利,怎能轻易放弃?”南子皓叹道。

  郑家其实早就建了钱庄,但也仅仅是在浙江,福建二省罢了,其余的地界都没了位置,竞争不过。

  “听说,乡试试行新法?”

  晋商

  请收藏:https://m.bq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