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18章 汇票_大明世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谓是辛苦的,身体不行也是常理之中的。

  毕竟,贝加尔湖也不是什么养生的好地方。

  哲布尊丹巴听到此话,立马哑然。

  瞧瞧这是什么话。

  从来只有向佛祖祈福的,还没有诅咒的。

  “满清为佛敌,福德单薄,其命自然短促,将军还是得多些耐心才是。”

  哲布尊丹巴顺着其口吻说道。

  曾英摇摇头,没有再言语。

  他抬起头,远处的牛羊在绿草上啃食,白云朵朵,耳边依稀传来些许的读书声。

  他跨越沟壑,这是一条宽不过半尺的小河,在整个土拉河流域,这样的小沟小河有很多,属于孩童们最喜欢的地方。

  因为可以摸小鱼小虾当零嘴。

  哲布尊丹巴也同样跟随而去,走了数百步,来到了一处毡房。

  这里传来的读书声愈发的清晰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英抚摸着自己的胡须,耳畔才来朗朗读声,心中格外的舒坦。

  在光显寺外,如此读书声,而且是由蒙古孩童口中传来,真是让人感怀。

  他觉得,自己来到漠北这些年,没有白来。

  “要进去吗?”

  “不用了,就听着吧!”

  曾英驻足片刻,就回到了光显寺中。

  整个土谢图汗,就如同绥远那样,建立起了大量的学校私塾,教导所有的蒙古孩子读书认字。

  至于教书先生,一来是随军学堂的老师,二来则是普通的兵卒们。

  按照京营的规矩,凡识字两千字以上,才能升至队官,成为百兵之首。

  这也是军衔的最低——右士。

  只要有了军衔,就能够领取双俸。

  所以,在整个土谢图汗部,普通军官们给孩子们启蒙,而随军学堂则进行授课。

  简单的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论语,这成为了最简单的课程。

  当然,四书五经也有,但内容高深,授课的先生们则此时正在库伦城中,不断地翻译经书,没有空闲。

  毕竟在土谢图汗部,有许多的蒙古、北元史书,算得上是很珍贵了,必须急忙译出来。

  换句话来说,就是把蒙文的书籍,全部翻译成汉文,然后再一股脑的把蒙文字毁灭。

  从而达到儒学大昌的地步。

  这些从绥远、察哈尔,就已经开始了。

  征服一个地方,语言是万里长城,得一步步来,而文字则必须消磨干净。

  普通军官去教,怕得误人子弟,所以还是免了。

  也有人提议授三国演义,字多,故事好看,里面还有诗歌,太适合了。

  曾英则一律打回,他已经上报了皇帝,到时候自然就有办法了。

  “将军,佛经翻译的如何了?”哲布尊丹巴轻声道。

  “已经差不多了。”

  曾英随口道:“大喇嘛学问高深,应当明白佛经的众多,需要忙活些许时日,只是

  请收藏:https://m.bq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