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2章 兰溪诸葛_大明权臣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久就在北京城打出了名堂。

  这诸葛医堂也成了北京城有名的医馆,可这样一来他又引起了北京当地的医馆的怨恨,原本当时的北京城情况非常复杂,永乐皇帝当初以强硬的做派将北京定为都城。

  可是这样一来原本南京的官僚贵族们自然不愿意北上去那个被他们视作不毛之地,因为元末战乱天灾不断,北方更是处在元朝的直接统治地区。

  后来大明北伐,整个北方更是人烟稀少,穷困无比,以至于当时朱元璋不得不从其他地方移民过来充实人口。随之大明又发生了著名的靖难之役,山东北京等地是当时的主战场,一将功成万骨枯,永乐皇帝虽然完成了后世看来不可思议之举。

  可他的成功是建立在无数平民百姓,士兵将士们的白骨之上,当时的北京人口锐减,远远无法支撑起一国之都,因此朱棣一声令下强行从南直隶将大量的富户,官僚都迁到了北京。

  后来朱棣迁都虽然完成了,不过这隐患也埋了下来,从一开始大明朝的官员勋贵就是以东南地区为核心,这些人早已习惯了江南如画的好日子,虽然他们被迫迁到了北京。

  可是这些人很多的祖宅产业依旧是在江南,这些人到了北京就不可避免地与原本出自北京的本土官员发生了矛盾,不仅仅是朝廷之上,就连北京城也发生了大变化,大量的南方百姓迁居到了这里。

  他们同样与原本这里的本地人发生了矛盾,因此当时北京城内部情形非常微妙,诸葛桥的成功也引起北医与南医的争端,不仅是太医院里面南北地域争执不断。

  北京本地各大医馆更是联合起来共同对付这些抢饭碗的,诸葛桥这个南人医界中的翘楚更是成了他们攻击的目标。李旭此番也正是赶巧,那方百草最近正为了药价的事情与几位同开医馆的好友寻思着如何治治这诸葛桥。

  前番不久北京城中出了一场小疫,当时整个京城的药价哄然上涨,偏偏这诸葛医堂推出了诸葛桥亲自研制的治疫和防疫特效药,而且药价非常低。

  不仅如此,诸葛医堂还将防疫治疫的药方呈给朝廷,眼下河南,东南等地大旱遭灾,俗话说大灾之后必有大疫,诸葛医堂这一举动立马就解了当时朝廷的燃眉之急。

  因他这一举动,此正统皇帝一道指令,御赐了诸葛桥二等医官的身份,可入职太医院。诸葛桥不仅赢得了民间广泛好评还得到了朝廷的认可,可这样一来北京的其他医馆可就苦了。

  他们早就听闻河南大旱,每到这个时候都是赚钱的好时候,因此都花了重金从外地囤积大量的治疫药材,不久北京城也发生时疫,这些人趁机哄抬药价。

  他们没想到诸葛桥忽然出了这么一手,当时北京城周边基本不产什么药材,都是从外地运购,这样一来

  请收藏:https://m.bq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