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8章准备修路_科学家闯汉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达到近七十米,这样的道路目的是为了一旦发生战争可以快速的运转军队,是连接各郡的主要方式。

  其次就是县道,是连接各县的道路,这就没有驰道那么讲究,但也是大路,除了西南等地崎岖难行没法修建太宽的道路外,一般宽度也要并行三车以上,而乡镇之间的道路则往往是两车,一车的就是最低级的村路了,至于连车都不能走的,在古代叫做径。

  但不管什么道路,基本材料都是熟土,也就是把泥土炒熟,然后再压实,这样做是为了保证这条路不会长出野草或者虫子来,如果不好理解,可以想一下北方的炕,这样的道路极为坚实,但也费时费力。

  至于马强,他准备修的是水泥路。

  一来,这条路是准备用来运矿石的,载重量小不了,那就准备好一支队伍随时修路吧,二来水泥制造对于日后无论是军事还是水利建设都极为重要,是时候上马了。

  很多人认为中国古代没有水泥是落后西方的表现,但这实际就和西方没有瓷器的道理一样,还是原材料的问题,古罗马使用的原始水泥的主要原材料是火山灰,这个黄河流域是真没有...

  杨树沟的矿洞里发现了大量的石灰石,这种石灰石其实就是做水泥的极为重要的原材料之一,而另外两个主要材料就是沙和铁,沙说白了就是二氧化硅,石英石举手表示我也可以,而铁...

  你以为修路是为了啥啊!

  烧制水泥需要的温度是一千六百度,对于红星营来说并不难,马强便准备先带着数百人进山,一边勘察地形,一边修建水泥炉和磨坊。

  至于为什么要磨坊,那是因为烧水泥是需要将各种材料磨成粉末再混在一起煅烧的。

  也因此,水泥的污染很严重,长期从事水泥工作很容易得支气管或者肺部疾病。

  为了最大程度减少工人的肺部问题,马强还将之前做好没用掉的口罩带了几千个走。

  一路勘察适合修路的地方,一边寻找水流,马强不仅仅需要修条路,他还要在这里建一个选矿厂。

  说来也是可气,中国的铁矿极多,但品质简直是听者伤心,闻着落泪,全世界的铁矿石平均品位是四十多,但中国只有三十多,而且基本可以确定,之所以世界平均是四十多就是因为中国的质量太差给拉下来了。

  想对比的,比如澳大利亚的铁矿,六十多的比比皆是,要知道,由于铁矿石是化合物,不是单纯的铁,理论最高的品位也只有七十左右,所以也别怪后世的中国炼铁厂要进口国外的铁矿石,不买国内的,国内的矿石需要精选后才能用,国外的那真的是直接丢进去就能烧了。

  马强虽然还无法判断杨树沟的铁矿到底品位有多少,但想想也知道高不了,所以必须建一个选矿厂,选矿是需要水的。

  另外马强还准备在这里也建一个水力发电站,人工选矿太麻烦了,用电磁铁来选矿可是方便的多。

  马强很有信心,杨树沟矿场,一定是这个时代全亚洲,不,全世界最先进的矿场了!没有之一!

  恩,他一点也不脸红...

  请收藏:https://m.bq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