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85、特发性震颤_当医生遇上不正经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的右手震颤更加明显,特别是做一些精细动作时,比如穿针引线、绑鞋带、系扣子都非常困难。最近,我更是连握笔签字都难以完成,简单拿起杯子喝水的动作也抖个不停。”

  “同时,我也发现自己一旦喝酒,症状就会相应减轻。于是,在参加社交场合时,往往会刻意事先喝些酒。”

  “有一次连夜加班太累了,我清早在一家咖啡厅里,用撕开那种小袋方糖的包装袋,想要将方糖倒入咖啡里,结果就这么一点距离,手不停地抖,糖全部撒在了桌上。”

  “因为不想让别人发现自己的颤抖,我就训练使用症状较轻的左手,但是,左手也出现了类似症状,伴随着头也会不受控制的抖,这让我时常陷入恐惧和焦虑,很多事情都尽量避免去做。”

  “期间也曾看过一些医生,开始说是癫痫,但吃药一点效果也没有。我去医院做过头部核磁共振(MRI),也没有发现什么异常。抖起来和控制不让它抖的时候,头部会特别难受。脑袋常常发紧,感觉像心脏一样在跳动。”

  “后来想想,还是来找陈医生你来试一试,毕竟,看了你的那些自媒体文章,我挺动心的。希望你能帮助我找出病因,让我早日康复吧!”患者看着陈俊俊俏的脸庞,十分期待地说道。

  陈俊手指头轻敲桌面,随后给患者安排了一系列检查,最终,陈俊告诉她:“你这个情况,考虑特发性震颤。”

  “特发性震颤?是什么病?难治还是可以治?”女患者很担忧。

  陈俊告诉她,困扰她多年的这种疾病,特发性震颤,是一种运动紊乱疾病,其中60%的患者具有家族史,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因此特发性震颤有时又被称为“遗传性震颤”或“家族性震颤”。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姿势性或动作性震颤,常累及头部和上肢,下肢受累较少见。一般双侧肢体的震颤基本对称,但少数患者单侧肢体症状更重。也有些患者的震颤会累及下颌、舌头、喉部,表现为声音发颤,口齿欠清。

  “不会吧,还是遗传性疾病?”这时候,患者似乎想了起来,似乎她妈妈和外婆晚年的时候都有,只是,没有她这么严重。估计,不像她工作压力这么大吧。在外企,一名女子做到中层,真的是付出了很多努力。很多时候外界看起来很风光,其实,内里的压力只有她自己才知道。

  陈俊说道,这种病,最容易被误诊为帕金森病。这是一种良性震颤,对于人体的伤害比较小,当然也不是说这样就不用治了,如果不加控制,病情可能会恶化。

  特发性震颤随着年龄增加发病率不断攀升,年轻人的发病率可能不足1%,但是超过35岁以后,其发病率可以提高到4%,到50岁以后可达到%,据调查综合数

  请收藏:https://m.bq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