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0章 传度授箓_你都三千级了,外面最高才一百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发现到处都贴满了寻找公子扶苏的画像。

  “扶苏公子宅心仁厚,乃先皇血脉,当为大秦皇帝!”

  蒙恬一眼看穿其中的把戏,不禁冷笑道:“当今天下,赵高弄权。”

  “若公子真上当前往咸阳,恐怕便会死得悄无声息。”

  “现如今,公子还是继续用假名为好。”

  秦苏点点头。

  “如今,仙人赐法于我,若我不能好好珍惜,便枉费了仙人一番苦心。”

  秦苏凝视十万大山的方向。

  心中升起一股期待。

  什么时候,才能像那位仙人一样,凭空御物?

  “伯阳龙山之上,当年镇守函谷关的尹喜,在那里筑庵讲道。”

  “据说他和老子交情不错,如今被人称作文始真人,威望颇高。”

  “他写出的文始经,在世间广为流传,道家众多弟子,都对其赞不绝口。”

  蒙恬给出了建议。

  秦苏点点头,和蒙恬一同来到了伯阳龙山。

  一日。

  伯阳龙山道观的弟子,正在清扫山门。

  “敢问道观主人可在?我二人有要事相求,劳烦引荐。”

  扫地的道士一看来者两人,一个高大魁梧,眼含杀气;另一个英气逼人,风度翩翩,便知是来了大人物。

  他连忙把扫帚扔一旁,到观内禀告。

  在道家,扫地的弟子并非地位低下。

  这是任何一个入道观弟子都要做的。

  待到三年期满,才能被传法衣,收为正式弟子。

  许多弟子探头看去,心知来人并不简单。

  于是,众人也不敢怠慢,连连将蒙恬和秦苏请上。

  尹喜精通望气之术,一眼望去,二人的来历,他已经知晓了七七八八。

  “二位,既然有意入我道家,今后便可在敝观修行。”

  蒙恬和秦苏道了声谢。

  尹喜也命人去给他们安排了房屋。

  众弟子都很是惊讶,尹观主竟然没有询问来历,万一混进不轨之人怎么办?

  “我观他二人之气,都是心胸广博,浩然之人。”

  “道法讲,顺其自然。”

  “既然他二人有隐情,我又何必强求其自证身份呢?”

  尹喜一番话,令众弟子大感胸怀宽广。

  蒙恬和秦苏的到来,并没有打乱尹喜的计划。

  他研读《道德经》,感悟颇深,将这些感悟写成《文始经》。

  如今,《文始经》已经写了五篇,便已经传扬于世,赞誉颇高。

  但是尹喜仍然觉得五篇不足以将他对《道德经》的理解尽数诠释。

  于是,他潜心钻研,不知寒暑。

  一眨眼,三年已过。

  这期间,秦苏已经掌握了林枫授予的呼吸法要诀,修炼到了一级多,距离突破二级,也只是时间长短之事。

  他也想让蒙恬修炼。

  但是蒙恬却严词拒绝:“此乃仙人赐法,若随意传授,恐惹怒仙人。”

  秦苏听罢,感叹无比。

  乱世之中,依然有忠臣相随左右。

  这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师兄,今日三年苦功圆满,不久后便要举行传度授箓的仪式,还请师兄早做准备。”

  门外,道观中的弟子前来知会了秦苏一声。

  “传度授箓么……”

  秦苏喃喃自语,脑海中不自觉地浮现出了十万大山中那位仙人的形象。

  行了三年苦功,这是考察,考察通过,便会有道家的法师传度授箓,将他收为正式的弟子。

  “不日就要传度授箓,今年不知是谁,能由观主大人亲自授箓?”

  诸多弟子议论纷纷。

  伯阳龙山,名气远扬。

  观主尹喜,更是德高望重。

  他只会为一人传度授箓。

  能在这里修炼的都非普通人。

  因此,每年传度授箓的仪式,也颇具看点。

  甚至能汇聚不少道观外的目光。

  每年蒙受观主传度授箓的弟子,日后都成就非凡,即便在世间行走,也广受尊敬,无人敢怠慢。

  “若能得到观主亲自授箓,传我法衣,那将是何等荣耀?!”

  请收藏:https://m.bq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