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五十二章 布置_我来做明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成什么?

  崇祯点点头。

  刚才在大朝会上,他杀气腾腾,操弄百官于鼓掌间,但这都是虚的。真正应对城外建奴的军事会议,任务分派,将会在这里举行。

  稍后,阁臣、九卿全部到来武英殿中。

  作为军中总理总兵马世龙、孙元化并没有来,他在负责城防。而言官们全部被屏蔽。只有左都御史曹于汴在此。明末第一大害就是言官!崇祯肯定不会让这帮人参加军事会议。

  “请孙先生主持会议。”崇祯说了一句开场白,坐在铺着地图的桌子前。

  孙承宗起身向崇祯行一礼,他脸上的眉头一直就没舒展过,将和天子、李邦华几人小范围商量出来的安排一一说出来:“

  城中兵马以京营兵、御马监、昌平兵为主力。合计两万二千余人。因此,要招募青壮守城。

  邦华公负责军中后勤、武库、征兵、新兵训练、伤员救治。京营兵一万余人归总兵马世龙节制,负责西城、南城的防务。御马监(六千)由曹公公(曹化淳)亲率,单独负责朝阳门防务。昌平兵(六千)由总兵尤世威率领,负责北城德胜门、安定门防务。

  以兵部侍郎孙元化率工匠,负责城中火炮检修、火药制造、保存、装运。

  城中非军事相关的庶务、政务,以阁臣钱龙锡居中调和。

  城中保甲制度,以阁臣成基命负责。和兵部侍郎倪元璐对接。

  城中物资调配,保管,以户部尚书毕自严负责。和邦华公对接。

  …”

  孙承宗有条不紊的安排着。他没有说他的任命,但很显然他是负总责的人。

  等他说完,礼部尚书何如宠带着不安的问道:“孙阁老,非是本官不信马世龙,南城的永定门、广渠门直面建奴兵锋,非大将不可守。为何不召位于良乡的大同总兵满桂兵屯南城驻守?”

  这里要说一个典故。

  马世龙今年三十六岁。宁夏卫人。由世职举武会试,历宣府游击,永平副总兵。署兵部孙承宗奇其才,荐授署都督佥事,充三屯营总兵官。

  稍后,孙承宗推荐其为山海关总兵,继而俾领中部。大致就相当于何可纲之于袁崇焕。都是领着中军精锐的。

  但前文说过,孙阁老和袁崇焕的区别在于,他战略眼光一流,但是需要大将替他率兵去战场上拿刀子拼命。大将不给力,他就要抓瞎。

  所以,天启三年,承宗为筑坛拜大将,代行授钺礼,军马钱谷尽属之。

  要知道,孙承宗当时是率士马十万余的蓟辽督师。用将校数百人,岁费军储数百万!这就是一等一的信任。马世龙感孙承宗之恩,尽力作战。

  因而满朝文武,只要攻讦孙承宗,首先就是攻讦马世龙。马世龙有个缺点。他虽然是武将世家出身,但貌伟,中实怯。他属于智将类型的总兵。

  和孙承宗有恩怨的王在晋,在崇祯

  请收藏:https://m.bq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