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奔袭保胜3_荡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猎人,闲暇时他也喜欢提着制式的长弓到附近的林子里猎一点野味,可是他再也听不到了,最后一次听到的声音,竟是雨点落没入泥地,扎进土墙才会发出的噗噗的弓弦声。

  一般来说,用竹制作箭杆时,并非使用单根竹材,而是要用三四条竹条粘合在一起,然后再将粘合好的竹材削成表面光滑的圆柱体长条。削好后,两端要用丝缠紧,然后在表面髤漆,世人只以为箭头是铁质的,就一定会比较贵,殊不知,箭杆的材质要求严苛,南方多竹,北方多柳,东北就只能用桦,非常难得。

  一把好弓,一把钢刀,就是侬人视若自己的性命一般!

  扎在老黎身上的箭矢,不久之后还会物归原主,每一支箭都非常的珍贵,他们不是耗材,而是固定资产!

  《华岳翠微先生北征录》记载说:“步射弓:诸军皆用一硕一斗、一硕一斗并一硕,此皆废物。今制合用九斗、八斗、七斗,内九斗放少,八斗、七斗放多造。’

  宋弓的制式标准是一硕,也就是一石,这样的标准也直接影响了民间的私人弓箭的制作标准。因为这样的标准是千锤百炼得出来的最佳方案,杀伤力与使用效果能形成最好的结果!

  侬人的弓不比宋弓,他们的体形与力量可能会稍差,用的弓更像是轻弓,但是他们在准度之上,绝对不逊于宋人的步弓手,他们珍惜每一支射出去的箭,会让他们准备确地扎在敌人的弱点之上,在这样的完美搭配之下,就是山中的猛虎看了都要绕道,更不要说用来射人了!

  一指粗细的三不齐箭杆扎在人的身上,连阎王爷都对结果不会有疑异,脖子处颈椎直接砸断,扎进腹部后,高速飞旋的箭杆会把人的内脏与大小肠搅成一团,再好的郎中来了,也只能摇摇头不敢说话,让家属赶紧准备后事。

  老黎是第一个不幸的人,但绝不是最后一个,侬人欺身上前,生怕老黎还会再站起来,泛着寒光的钢刀生生往脖子斩了下去,补刀是对自己最大的爱护!

  关口上正在打盹的其他南越官兵,有的直接永远地活在梦中,有的人则是看着别人先走,强惧占据整个大脑,再慢慢地回味着这恐怖的瞬间,然后跟着人家一起走往西方极乐!

  效率也是一种仁慈,快速杀死这些南越人,让他们少受折磨,也减少了侬人心中的负担!

  五百多支箭射出去的那一刻,关口上已经没有活着的人了,侬人打猎的时候绝不会跟猎物纠缠,凶兽的反扑往往是最可怕的,他们会抓住每一丝补刀的机会,快速送走这些南越人,然后追上去收回自己的箭矢,再去寻找下一个目标!

  梁川期待的血战,甚至还没有开始,就已经濒临结束!

  五百号侬人冲进南越官兵的驻地,官兵应有的战力完全没有

  请收藏:https://m.bq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