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三十五章又一年春_荡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走下去。

  这头一件事,就是以后清源那边的主打的营生,店里要卖什么玩意,郑若萦这败家娘们要把店开到自己的店门口,肯定自己也不能再做这个买卖了,不然不是自己和自己抢生意。

  甘蔗一年也只有成熟一季,这时候又没有冰柜冻库这玩意,甘蔗不及时处理就会腐败,无法再利用于制作蔗糖。村子里不知道会不会有人也想来种植甘蔗,至少郑若萦那边家里在北岸的所有地,怕是明年都会种上了甘蔗。那一年比一年,到时候制糖的原材料来源就不愁了。

  店里现在自己手头有的产品,还是卖一卖竹编和还有艺娘带着小孩们烧的炭,然后还有就是何保正制作的蚊香。这三大样未来将会是自己暂时主打的买卖了。虽然利润比较低,但是这些生意只是一个平台,又不是永远一直做这些买卖,以后有想到更好的买卖,再做也不迟。

  蜂蜜梁川也想扩大生产,这玩意决不比蔗糖来得便宜,也是有钱人才能享受的好宝贝。就是产量现在还上不去,再过一两年,等自己手头的蜂箱产量足够了,那时候就可以大胆地收蜜了,不异于也是另一只生金蛋的母鸡。

  书院孟良臣回来以后,梁川打算把事情全权交给孟良臣了,自己给他定了一块学习纲要,课堂纪律还有课时规定什么的,都是仿造后世学校的管理制度,学生们不仅要懂得孔孟之道,更要懂得经世之道,每个学生都有义务去维护那百亩学田,这年制度如果运行得好,学生劳逸结合,相信成绩也不会太差,哪怕将来学业一无所成,他们还不至于忘了老本行。

  书院的经济来源,以后有郑若萦他们帮着管,又不打算靠种地营利,每年收的粮食足够书院添置课桌,订做校服,书纸笔墨足够花销,这就妥妥的了。如果真的不家盈余,那到时候再建一座规模更大的独立书院,就不用占着自己的小厢房了。

  自己山上还有茶园,茶叶也是金贵的东西,但是现在自己的规模太小了,自己也没搞清楚大宋朝现在是怎么个茶叶经销法,按孙厚朴说的,朝庭对茶农也是极尽盘剥,与其给朝庭打工,那还不如不干呢。

  所以这个事目前也急不来,孙家也在清源,走这条路也会跟他们竟争,自己根基未稳,只怕市场没抢到,还把人家给得罪了。

  梁川最看重的还是自己拉起来的成管大队这一百多号的人马,古代什么最值钱,劳动力人口最值钱,三国时三家打仗,抢的是什么,就是人口了。自己手头的这些人届时要想办法把他们利用起来,手头有兵到哪里腰杆都是直的。

  他们这些人要是继续放在山里面,也是一无是处,像杨霸先之类的人,用得好能帮上自己不少的忙,关键就是要把他们放到属于他们的,合适的地

  请收藏:https://m.bq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