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六十二章朝昌不忿_荡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突然有一点糊涂,为什么明明有一种把大宋的颜面给丢了的错觉,老百姓却是这么支持,回来以后一定要好好向梁三哥请教一下,他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一定有不一样的见解!

  胜利的消息传到汴京城,狂妄而自大的西贼终于俯首,大宋百姓狠是扬眉吐气!北面打服了契丹人,西面打服了党项人,又有太平日子可以过了!

  北宋人的潜意识跟梁川这种现代人不一样,燕云十六州的领土不是在北宋人手中丢的,而且燕云十六州的宋人视辽国为正统,他们的日子也过得不比宋境的汉人差(他们可能地位不高,但是要交的税是真的比汉人少),所以他们心之所向是契丹,这样的差异之下,大宋不会把这两片土地当成自己自古以来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们是不同的政权,只要他们听话就行。

  当然这种思维是现代所不可容忍的,分明是搞夏独辽独,和谈个屁,灭了你们两个乌龟王八蛋。

  老百姓争相欢迎荣归的使团,人们都为了给包拯喝彩,一睹包拯的风彩,就赵祯也亲出宣德门,礼部摆出大阵仗,天子在御街的尽头等候包拯归来。

  包拯上一次享受这种风光无限的感觉还是代理了三天开封府尹的时候,不过那时候官家长什么样没见过,这次是真的风光不二,乖着轿子到了宣德门,远远地落轿,急步走到赵祯跟前,俯首便拜了下去。

  “罪臣包拯有负皇恩,特来请罪!”

  赵祯心中喜不自胜,他爹跟契丹人签了个澶渊之盟,他自己跟党项人签个和约也不算丢人,毕竟先例摆在那里。高兴的是他终于可以继续做他的太平天子,天下又恢复到了和平的景象,这对他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爱卿快快平身,卿此去劳苦功高,扬我大宋天朝国威,宣李氏之罪愆,一举平定西北数十年之乱局,实是我大宋千载之功臣,何罪之有!”

  包拯惭愧不已,大宋朝胜之不武,哪有人打赢了仗还要给输的一方的道理,不过赵祯自己都说是功不是过,他还能再辩驳什么?

  “臣惶恐。”

  “此去西北数月,舟车多有劳顿加之西北苦寒,卿的身体可吃得消!”

  包拯涕零:“臣之发扶授之父母全是为君所使,便是火海刀山也须所往,曲曲苦楚何足道哉。”

  “朕已让御膳房今晚在集英殿备下酒宴,专为爱卿接风洗尘,今后朕还需多多仰赖爱卿建功!”

  包拯纳头又拜道:“臣万死不敢受。”

  这两个君臣一阵客套,看得旁边陪衬的文武百官是眼热不已,包拯这小子走的什么狗屎运,能让赵官家这么青眼有加!

  贾朝昌身为正相自然跟在赵祯身后,这一切他全然看在眼里,眼中充满了不屑与冷漠,心中连连道,让你再高兴一会,不多时就要你看好!

  赵祯当然有

  请收藏:https://m.bq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