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五九章 我是不是算恶贯满盈_大明之五好青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卫掌印更受皇帝的信任,那鸟不鸟厂公就得看他的心情了,毕竟双方根本没有统属关系。

  而骆思恭恰恰是个可以不鸟厂公的。

  他掌控锦衣卫几十年了。

  这期间厂公换了好几茬,他当然有资格不鸟厂公。

  所以在他的时候东厂一直没有太强存在感,毕竟真要抓人的话他自己就下令了,用不着厂公去邀功,再说就凭他把锦衣卫诏狱管理到长草的水平,恐怕也难得抓个人。但还必须说明一点,哪怕是九千岁的时候,厂卫抓人依然要驾贴,而厂卫抓人不用驾贴恰恰是崇祯时候。厂卫可以抓人之后回去补签,这是崇祯开始的,哪怕天启时候也没有,因为最早这么干的锦衣卫是崇祯元年,然后遭到刑科给事中薛国观弹劾。

  但崇祯选择了支持锦衣卫。

  彻底毁了这个制度的人也是崇祯。

  他在崇祯五年下旨,部分特殊的机密案件不用签驾贴,先把人抓起来再说。

  而在嘉靖之前别说得签驾贴,锦衣卫还得把案件详细资料附上,刑科给事中看看这个案子的案情,觉得这个案子的确该抓人才签,嘉靖继位之后锦衣卫才不用抱一堆案情资料,就跟找经理签字的小职员般,去找刑科给事中签字。

  但仍旧必须签驾贴。

  这就是大明朝臭名昭著的厂卫抓人诏狱审讯制度。

  一句话。

  东厂也罢锦衣卫也罢,崇祯之前文官刑科给事中不签字,谁也没有权力抓人审讯。

  相反到了咱大清,的确没有东厂锦衣卫了,但京城范围內步军统领衙门朱票自己,想抓谁就可以抓谁,那可比厂卫自由多了,但提到明朝就厂卫特务统治缇骑四出,丝毫没人关心这中间还有个不签字就抓不了人的文官,而这个文官的任命是吏部提出人选,皇帝交内阁讨论确定的。

  并不是皇帝直接任命。

  而九千岁很明显想振兴东厂。

  他把他侄子弄到锦衣卫籍,就是为了下一步弄到东厂,他侄子再找一批狐朋狗友,统统弄到锦衣卫籍然后转到东厂。

  这样九千岁就有了自己的亲信武力。

  这肯定是天启授意,天启应该是对锦衣卫不放心,这次围堵事件中田尔耕的表现也不好,至于许显纯在诏狱同样没审讯出结果,尽管他对汪文言等人大肆用刑,但这些人依然表现出极强的意志。最终天启对锦衣卫很失望,他对这些肯定被文官渗透严重的家伙也很不放心,想通过九千岁振兴东厂,另外从零开始扶持一批真正的亲信。

  这个想法是好的。

  但他们的手段不行啊!

  魏良卿一夜成了暴户,身边肯定全是一帮趋炎附势的马屁精。

  他这个人之前还是个种地的,去年实际上还在老家,毕竟那时候九千岁也帮不了他多少,今年春天才到京城,但也只是替九千岁收个租,在外面采买些东西赚点小钱,

  请收藏:https://m.bq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