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六五章 抄家须趁早_大明之五好青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牛庄驿。

  “石柱很穷吧?”

  杨信问道。

  “山里都一样没多少能种田的地方就是开些小块的梯田平日在山林里打猎在河里捕鱼好处是不像辽东这般冬天严寒更兼潮湿多雨适宜种稻故此倒也还算能吃上饭。其实以末将看这辽东算得上土地肥沃这一带也有水灌溉就是太冷无法种稻而已要是能种稻说起来比石柱强多了。”

  秦民屏笑着说道。

  这时候辽东是不种水稻的。

  真正辽东遍地水稻其实是一直到民国才开始。

  这地方关键就是气候寒冷留给水稻的生长期不够至于渤海国那个不能作为标准毕竟他们那时候气候相对温暖而现代东北育秧通常也得四月初甚至温度不够还得上大棚。而这时候四月初东北还封冻呢根本不可能育秧哪怕浸种也很难解决实际上还有稻种的问题至于这个时代的倭国和朝鲜同样不能作为标准。

  虽然印象中总是这两国和东北联系起来但实际上朝鲜水稻产区维度上和黄河以南是一样的而沈阳实际上都和北海道同一纬度了。

  这时候北海道还虾夷呢!

  “那你们为何不到外面居住呢?”

  杨信很不安好心地说道。

  “外面?”

  秦民屏笑了。

  “杨佥事以为外面若有容身之地山民何至与虎狼为伴?”

  他紧接着说道。

  “咱们也算一见如故我就跟你实话实说你应该知道我在江浙和那些士绅斗的很激烈这些家伙都被神宗皇帝惯得不知好歹了一心想着皇上就得把他们当大爷供着皇上对此也很恼火但问题是江浙的卫所糜烂皇上想收拾他们都无能为力。正好我之前在江西招募了大批棚民当兵这些人用着很好就和你们的这些兵一样一口气跑上百里都还能投入作战而且和江浙士绅没关系能放开手杀人。

  陛下觉得他们很好用。

  但是之前我又和内阁那几个老家伙谈妥解散这支荡寇军。

  故此陛下想了一个折中之法就是让他们都作为我的佃户在凤阳一带垦荒种田他们开出的荒地都算我的但我不收他们的租而且还替他们交税甚至连耕牛农具都给他们算是用这种办法养着。

  但他们人数太少了总共就才一千多人而已。

  这个根本不够。

  陛下的意思是怎么也得上万人才行。

  故此我还得继续招人而且必须是这样的山民一个时辰最少能持续不断跑二三十里一天最少能跑一百里只要是这样的我都要他们可以带着全家到凤阳去就和之前那些一样条件。不过我没那么多工夫去做这个故此想请秦兄在川东也罢云南也罢贵州也罢总之在这一带招募这样的招募一个我给秦兄十两银子做酬劳。”

  杨信说道。

  “呃这一带山民多数都是蛮夷。”

  秦民屏说道。

  他还真没想到杨信居然提这样要求。

  一个或者说一家子十两酬劳这个生意其实很好的。

  请收藏:https://m.bq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