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零四章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_大明之五好青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堕落。

  但他也没办法。

  说到底他终究是个北方人,而因为六艺考核事件,北方士绅已经感受到了阉党热情的召唤,开始向九千岁和杨信这个中心靠拢,尽管部分北方籍东林党依旧在垂死挣扎,但也无法改变这个大的趋势。

  尤其是陕西人彻底倒向了九千岁。

  目前陕西士林舆论正在急转折,甚至已经开始给九千岁唱赞歌。

  不得不说杨信的毒计还是很好使。

  杨都督在那里想象一下绿旗军的风采,忍不住悠然神往了一下。

  “那诸位阁老如何商议的?”

  杨信说道。

  “诸位阁老们的意思是,既然已经到这种地步,对李倧就不能置之不理,该救还是要救的。

  但目前朝廷钱粮窘迫,仅仅维持辽东各军已经不易,更兼陛下还要修皇极殿,故此最好只派遣少量军队,诸位阁老的意思是戚金将军之前参加过平倭之战,所部也都是精锐,而且不少军官也都到过朝鲜,就将他们调往朝鲜,另外辅以部分白杆兵。

  这样五千浙江,三千白杆兵,再配上两千骑兵海运朝鲜。

  但由杨都督亲自统帅。”

  孙承宗说道。

  “让我去朝鲜?”

  杨信愕然道。

  “杨都督,你去最省钱!”

  孙承宗很坦诚地说道。

  的确,杨信去最省钱,别人去很难迅解决,但杨信去基本上就势如破竹了。

  当然,事情没这么简单。

  阁老们的目的还是把他支开,要不然杨信在京城指不定什么时候又搞出幺蛾子来,这个混蛋只要回来就生事,把他赶到朝鲜去,他就算是生事也只能祸害朝鲜人,如果能在战场被大炮轰死无疑就完美了。总之阁老们真正的目的应该就是这个,不过孙承宗说的也很对,他去是最省钱的,要想少花钱只能他去,而对于大明朝廷来说这一点很重要。

  “行啊,我去就我去吧!”

  杨信说道。

  “不过我有额外条件,把水师都归我指挥。”

  他紧接着说道。

  “这个好说,目前朝廷在北方的无非沈有容部,东江水师,还有葛沽水师营及山海关的水师营,只要你想征用,无论哪支水师都行,这边命令送到辽东,戚金所部准备妥当然后南下,至少也得一个月后才到金州。咱们说是救李倧,又不是说立刻就出兵,他们那边也不是说转眼就覆灭,这样一个月后启程,就连大沽口也解冻你的水师营正好可以开出海了。

  那时候各军汇聚登州再启程直朝鲜。”

  孙承宗说道。

  这就可以了。

  “唉,我也算为大明东征西讨了。”

  杨信感慨地说道。

  “杨都督已经是右都督,此役之后一个伯爵怕是少不了了。”

  孙承宗笑着说道。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杨信一副大义凛然的姿态吟诵着。

  然后他出门就直接跑去找他大爷了。

  “成了?”

  他大爷

  请收藏:https://m.bq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