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一七章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_大明之五好青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香山小榄何宅。

  “这还怎么做生意?”

  匆忙赶到这里的佛山例监李崇问,一脸怒色地拍着桌子。

  “扩衷兄,我们都忍了,你也就咽下这口气吧!”

  此地主人,原本历史上绍武帝内阁辅,目前的翰林院庶吉士何吾驺之子何准道摇着扇子说道。

  “我如何咽下这口气?”

  李崇问怒道。

  “我的一船货也就卖几千两,船引我买了,县尊,府台,布政使司,甚至海道和水师,各处都是年例,也都交了,如今还要我交什么出口税,况且还是那么丧心病狂的出口税,谁听谁过税和货值一样的?百分之百的出口税,我那几尊大炮交的税和进价一样高,我这是卖的货吗?我这卖的是税,就这个价我运出去能卖给谁?”

  他说话间端起茶杯一饮而尽。

  “那又能怎样?”

  詹事府左春坊左庶子李孙宸之子,荫监李果植说道。

  “那杨信一手尚方宝剑,一手锦衣卫牙牌,腰间还带着块护圣金牌,我们又能拿他如何,再说他又不是不让做生意,相反他那边还让人敞开了做,不需要再担心任何限制,无论什么只要交税就能过去卖。的确,他的税是颇高,可这个最后还不是夷人给银子,他收三成税,咱们就加三成价,还不用再给海道和各处衙门交例钱,这样算算其实亏不了多少。”

  他接着说道。

  “你们家卖米当然这么说!”

  李崇问鄙视地说道。

  实际上广东商人们对杨信的反应,远没有那些大员们想象的那么夸张。

  若之前始终没有过海外贸易控制,突然一下子他跑来抢钱,那些商人们的确受不了,可问题是税监太监刚走才一年多点不到两年,后者在的时候每年同样能给万历从这里捞几十万,这还不包括中饱私囊的。杨信四十万包税,就算他还要赚一半,那也无非就是这些商人每年需要付出的多二三十万,但问题是杨信一切明码标价,一切自由贸易,那些商人会省下一大笔打点费用。

  别的不说光海道衙门每年在船上烙一下,商人得额外付出多少银子?

  更何况还有船引。

  每年船引就一百一十张。

  引税的确就六两银子,可那就是个手续费,谁家做特许经营办一张证就他玛交个手续费呀?

  那打点请客送礼全是成本。

  杨信直接取消船引,谁愿意往外跑直接装满货过去交税就行。

  一不用打点海道衙门,二不用一箱箱往布政使司大小官员家送银子,跟抢食的狗一样争那一百一十张船引。

  这个东西省下的可就多了。

  大家每年的确就交几万两的各种税,可不代表商人们为了海外贸易付出的就这几万两,光两广总督一年捞十万起步,整个广州三司那些大大小小官员加起来哪年不得卷走上百万?这钱是哪里来的,还不是商人们出,而且还没保

  请收藏:https://m.bq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