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五章 平辽策_大明之五好青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很清楚这时候的海岸线。

  但这已经足够。

  “这就是建奴老巢,赫图阿拉,距离沈阳四百多里,但全是山林,建奴不是游牧民,他们是渔猎民,以狩猎为主,种少量庄稼。所以全都是箭法群,十步之内射人脸,几乎可以说百百中,这些咱们学不来,人家是靠这个活命的,箭法不好射不死猎物的都饿死了。所以进攻他们老巢是不现实的,只要进了山里人家可以把咱们当兔子射。

  但是。

  这也就意味着他们的食物供应非常脆弱。

  脆弱懂吗?

  稍微出点意外就得挨饿。

  所以,剿灭建奴的关键并不在于战场上,他们打不过就撤回山林,反正咱们没法进山林和他们打,事实上就目前朝廷的军队,也很难在野战中打赢他们,也就是守城还有希望。

  必须困。

  战略核心只有一个,让他们找不到足够吃的。

  第一放火烧山林。

  辽东地形,咱们占平原,他们控制着山林,山林都易燃,辽东又多数都是松树,所以需要的是放火,不停地放火,只要风向合适,从沈阳到金州再到辽东半岛东边,所有地方天天点火。甚至于制作无数大型孔明灯顺风往里飘,在山林深处制造起火点玩山火燎原,山火纵然烧不死他们,也会把山里的野兽烧死,冬天他们就没有足够的食物越冬。

  第二,严控粮食走私。

  这个就看熊廷弼的本事了。

  第三,移民。

  不是向辽东移民,而是把辽东的难民尽量迁移南下,不要让难民进各城,全部海运关内,既然天津一带可以种水稻,那就把辽东百姓尽量南移在这一带开荒种田,甚至继续南移到四川,最好是迁移到四川垦荒。

  辽民守辽土就别想了。

  守不住人家会投降建奴,建奴会给他们编一个八旗汉军的,就算不投降也会被建奴抓去当奴隶,给建奴种田提供粮食。但客军不会投降,因为投降了他们的家人就倒霉了,虽然客军不会为守辽东拼命,但只要他们不投降就行,不投降就能守住城,守住城建奴就无法夺取粮食。剩下无非就是激励,总会有人想建功立业的,我们的关键不是和他们打,而是想尽一切办法阻止他们获得任何可以吃的东西获得人口补充。

  但内奸可以破坏我们的计划。

  事实上建奴打赢萨尔浒,也就是靠内奸,如果没有内奸他们如何知道杨镐部署?而内奸只能是辽民,毕竟客军想做内奸都做不了,根本就没有门路,既然咱们无法甄别内奸,那就把人全移走。

  辽东难民统统送四川,这样还减轻辽东的粮食紧张。

  只保留要塞级别的城市和水运关键点,剩下就是朝廷编练新军了。

  第四,派兵入朝,以陛下名义废黜和建奴不清不楚的李珲,立他侄子李倧为朝鲜国王,并在朝鲜驻军以威胁建奴后方,尤其是

  请收藏:https://m.bq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