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三一章 进过诏狱的人觉悟就是不一样_大明之五好青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保留。

  但是,松江,苏州,嘉兴,湖州那些士绅手中,就不可能没有了,从之前打土豪的成果可以看出,这一带士绅手中通常都存有至少两年的储备,准确说是常备一年的,另外还有一年的在边卖边补中。去年的收成不错,他们也都有建在高处的粮仓,不会被淹没浸泡腐烂,之所以粮食紧张,很大程度上还是他们在故意控制供应量。

  这可是赚钱的好机会。

  今年因为要供养团练,这些家伙都狠狠出了一把血。

  像常胜军这样的,六千人一年就得过五十万两,如果训练强度大,那么耗费的银子更多,今年倭国的硫磺价格就大涨,就是这边的采购量暴涨。

  这些都是银子。

  如今又遭了这场水灾,可以说祸不单行。

  江浙这些控制大量存粮的家伙不趁机弥补亏空才怪呢,像董大师这样田产上百万亩的,哪年不得收个一百万石以上,天启在松江府收的税绝对没有他一年收的租多。这些家伙的粮食都存着等涨价,想要确保灾民吃上饭,还得强迫这些家伙把粮食拿出来,而不是让他们囤积居奇,把粮价炒到一两六,这里的粮价炒到一两六的高位,北方粮价就敢翻到六两。

  这时候恐怕已经开始涨了。

  “继续前进!”

  杨都督挥手说道。

  他的巡视船队沿着锡澄运河继续向前。

  沿途依然一片汪洋,除了少数地势略微高一些的,那些主要的水田,尤其是芙蓉圩的围垦区,完全已经变成了水面,只有一处处被泡塌的民宅显示这曾经的水乡富足。

  不过以这条古老的运河为界,两边的情况截然不同,右边民兵区的高处是一片片帐篷,或者草棚组成的安置点,在这些安置点都能看到炊烟,不断有运输粮食的船到达。另外还有青壮组成船队在水里捕鱼,搜寻能吃的,无论浅水的藕还是水面漂浮的菱角,甚至芦苇根之类,总之搜寻一切能吃的,甚至组织起来排空一些地方的积水,一些女人在插秧。

  “稻秧也是从别处运来的,丹阳一带受灾轻。”

  李忠说道。

  杨信点了点头,这就是组织性的优势。

  遇上灾难不怕,就怕没有人能迅组织起应对。

  而另一边就是无组织的典型。

  “让他们过来!”

  杨信看着一群正在厮杀中的灾民和团练说道。

  这些灾民争夺的是十艘运粮船,应该是苏州过来的,而那些团练就是保护这些粮食的,但这时候依然在下雨,他们的火器无法使用,阻挡不住那些都快饿疯了的灾民,后者后面的山林里面,可以看见大批女人和小孩,背后就是嗷嗷待哺的妻儿,那些灾民可不怕团练。

  李忠急忙鸣枪。

  正在交战中的灾民和团练全都停下了。

  “快,抢粮食啦!”

  其中一个灾民看着后面的船队,就像了疯一样吼叫着。

  然

  请收藏:https://m.bq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