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六二章 这昏君无可救药了_大明之五好青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出现,很大程度上也与利益有关。

  以前大明工商业核心就是南直隶,闽粤虽然有同等的工商业,但却始终被南直隶压制,尤其是运河控制在南直隶手中,闽粤就算北上也必须借助南直隶,这就是为什么东林党里面闽粤两省成员众多。

  他们利益一致。

  但现在南直隶因为红巾军的出现自顾不暇,甚至今年输往北方的棉布数量都暴跌,而闽粤两省却因为李旦的合法化,再加上杨信的新式纵帆船投入航线,尤其是李旦和杨信在台湾建立的两个开区,可以直接把货物经台湾乘着台湾暖流直达北方。

  南直隶在大明经济版图上的地位在减弱。

  福建和广东,尤其是广东的地位却在增强,今年虽然南直隶输往北方的棉布丝绸之类数量暴跌,但广东纺织品输往北方的数量却暴涨。

  不仅仅是李旦的船队在运输。

  就是荷兰人和葡萄牙人,也一样在贸易季装载广东货送到北方,杨信控制的天津和登州两关都有大量这样的货物进港。

  海运的繁荣,正在使得闽粤两省包括广西摆脱对南直隶的依附。

  既然这样,他们为何要继续捧南直隶人?

  他们过去捧南直隶人,无非就是后者控制运河,所有南方货物都得走运河北上,闽粤商船直接北上太麻烦,还得必须依赖季风,哪怕夏季顺风也得顶着沿岸流,但现在有台湾,朝鲜这些中转站根本不用走沿海。

  走台湾就行。

  从台北杨家的鸟粪港起航,哪怕旧式帆船也就七天到木浦港,半个月内足够到达葛沽。

  新式纵帆船七天都能开进葛沽了。

  过去在江浙转入运河到京城得几个月。

  既然这样闽粤士绅干嘛还要伺候南直隶士绅?

  同样北方东林党也换了金主,现在他们的主要支持者是闽粤士绅,毕竟南直隶士绅已经无法为他们提供太多利益,后者现在可以说地主家也没余粮,常州和镇江的损失惨重,而且现在他们还得维持团练,他们的全部财力,现在主要用于对付红巾军,哪有多余的向外输送?

  这就是新旧东林党的分裂。

  说白了其实很简单,幕后金主已经换了。

  而且还有一个附带效果,就是南直隶产棉区大幅萎缩。

  红巾军的控制区不产棉花,或者说产量大幅下降,周围士绅控制区害怕贫民起来造反,开始适当提高其待遇,导致价格转嫁在棉布上,而广东的棉布通过海路大幅涌入导致价格又受到冲击,所以南直隶棉布产量下降。至于广东的棉花则是进口的,他们都是从印度购买,原本历史上广东的棉纺业,在清朝就是靠进口印度棉花支撑,每年进口数百万两银子的。

  现在他们依然如此。

  只不过原本的供应商英国东印度公司换成了葡萄牙人。

  今年广东海关进口棉花就过了粮食,一些葡萄牙商

  请收藏:https://m.bq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