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六八章 小人物的挣扎_大明之五好青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且因为龙华民那笔巨额罚款,再加上杨信在澳门的种种限制,很多传教士都不得不跑到吕宋,汤若望这些留下的,也只能以普通夷人身份不得擅离,他迫切需要改变大明皇帝对他们的态度。一个孤注一掷想脱离闽西北的穷山恶水,一个同样孤注一掷想打破目前困境,正好两人一拍即合,利用天启崇尚科学这一点,用这本堪称欧洲目前冶金圣典的矿冶全书搏一搏。

  然后他们的运气实在是太差,居然在京城的大门前遇上了杨信。

  “把他送北衙。”

  杨信指了指汤若望说道。

  “河间侯,鄙人是向皇帝陛下献书的。”

  汤若望说道。

  “河间侯,下官是带着汤先生来向陛下献书的。”

  圆嘟嘟几乎同时说道。

  “神庙当年的圣旨忘了?除非贡使,泰西夷人一律不得踏足内地,只允许在各海关设立的贸易区,袁知县身为朝廷命官,无视神庙禁令,带着泰西夷人擅自进京,袁知县也先去诏狱等着吧。

  至于这本书。

  本爵会代你们献给陛下,并请示陛下如何处置。”

  杨信说道。

  那些亲军卫的守门士兵立刻上前,直接把圆嘟嘟和汤若望拿下。

  他俩倒是没敢反抗,本来圆嘟嘟带着汤若望就是偷偷北上,后者自己一个人拿着书根本不可能踏入内地,他那面孔又格外好认,虽然这些年其实也有不少传教士偷偷在江浙一带甚至山东活动,但他这幅面孔和那些南欧人差别太大,无论走到哪里都会被一眼认出。

  所以必须依靠圆嘟嘟。

  后者是官员,他带着人沿途不会有人查,同样就算被认出,有这样的朝廷命官带领,也不会有人阻拦,甚至沿途驿站还得提供方便。

  “侯爷,咱们还是赶紧进宫吧。”

  葛九思说道。

  杨信看了看被带走的两人,随即跟着他进了宫。

  不过刚到就被天启叫了过去,杨信又转到科学院,到那里的时候九千岁和孙承宗也在。

  他们谈的正是林丹汗问题。

  “此事很好处理,四个字,管也不管。”

  杨信说道。

  “何意?”

  天启疑惑地说道。

  “先,必须得管,哈喇慎部向来恭顺,拉西乞卜也是朝廷任命的世袭都督同知,顺化王无故攻破他的部落,他来请陛下主持公道,陛下当然不能不管他,再说这些年顺化王越来越不老实,陛下也该给他点教训,让草原各部都看到陛下的权威。

  但真为此和察哈尔部开战就没必要了。

  臣的建议是,派人去斥责顺化王,并且罚奉,命令顺诚王所部集结待命做威慑,另外赵率教部出五千骑兵进入顺化王辖区,但只是威慑,并不是真正与顺化王开战。

  命令顺义王全权处置此事。

  哈喇慎部是顺义王的辖区,这件事顺义王是职责所在,如果他不肯出兵解决此事,那么就罚他的俸,总之

  请收藏:https://m.bq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