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八七章 士绅闹革命啦_大明之五好青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指挥全是有功名的,都头往下就是雇佣的武将。

  实际上就是那些大家族里面科举无望,转而开始在武举上努力,但至今还没考上武进士的,这一带不仅仅是文科举,武举一样很流行。

  这些大家族并不傻。

  只有文官没有武官同样也是不行的。

  这些人则成为团练的中层军官,从都头到哨长基本上都是,而队长伙长之类就是宗族里面的亲信了。

  体制类似湘军。

  就是靠着宗族维持起来的。

  何刚是常胜军副统制,统制依然是沈廷扬。

  同样何刚也是复社在松江的核心,原本历史上他是史可法心腹,可以说左膀右臂级别的,一起死在了扬州。

  他会解决所有需要的。

  军火,盔甲,懂目前团练战术的骨干,甚至需要的话,他都能给许都这些人雇佣荷兰教官,实际上直到现在,常胜军里面还有六十多名荷兰教官,就连沈廷扬的头号幕僚或者说参谋长,都是一个荷兰人。荷兰东印度公司对于常胜军可以说是全力支持,在广州他们面对葡萄牙人,始终无法打开局面,但在松江他们却打开了一个新天地。

  这里有他们想要的一切。

  背靠长江和运河两大航运动脉的上海港,可以供他们选择的货物甚至比广州还要多。

  荷兰东印度公司把这里视为他们的未来。

  同样他们对这里的士绅可以说满足一切要求,据说已经在从国内找真正经历过大规模会战的军官,还有懂真正荷兰式棱堡的,至于目前常胜军几乎快要普及的半身甲和胸甲,也是这些荷兰人的杰作。正因为这种合作,上海的地方官员甚至默许他们在浦东盖房子居住,不过就是得送礼贿赂,而且还要每年都送。

  而这种情况下,如果打着反抗暴政的旗号搞几个荷兰佣兵,就像他们在欧洲反抗西班牙国王统治一样,支持许都这些人反抗大明皇帝……

  应该也不是不可能的。

  杨都督当然不会知道这些,但他在京城也遇到了麻烦。

  科学院。

  “你为何非要把那里变成民兵区呢?要说咱们已经有昭义在,只要维持住这块地方也就足够了,他们已经快要忍无可忍,你再激他们岂不是要打起来?”

  九千岁说道。

  杨寰已经迅报告了抄李应升家的遭遇。

  很显然九千岁也有点撑不住,他也看到了危险,而对他来说目前就已经差不多可以满足了,大明的岁入正在稳定增长,而三大殿修完之后,少了这一块花钱的地方,甚至已经开始略微有剩余。这还仅仅是岁入部分,并不包括他和杨信两个集团捞的银子,而这部分是钱庄存银主体,就算朝廷岁入不够,需要花钱时候也可以从钱庄补充。

  总得来说他不用担心银子不够了。

  那么这样的日子就很好了,完全可以这样一直下去。

  既然这样就没必要再

  请收藏:https://m.bq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