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二四章 顺民与刁民_大明之五好青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解决办法。

  这时候的世家大族在地方上一声令下可以对抗朝廷,但朱元璋时候想反抗的根本没人搭理。

  但朱元璋是皇帝。

  他就是抄家灭门,老百姓也视为天经地义,他是皇帝,他有权想杀谁就杀谁,想怎样就怎样,他的十二旈冕足以让老百姓听他的,但杨信只是一个大臣而已。

  他爱护百姓又怎样?

  顶多也就是个加强版海瑞而已。

  海瑞没能改变什么,他这个加强版的改变了一些,但大明想要真正改变靠加强版海瑞是不行的,所以对于这些并没有真正到吃不上饭的程度的来说,他们宁可等,坐观。打仗时候能打就打,不能打就投降,反正投降也不会死,那些士绅们也不会因此对付他们的家人,他们又不是没有为士绅打过仗。

  “侯爷,跟这些贱骨头谈啥,他们在江南的好日子过惯了,回头让他们在陕北住几年就清醒了。”

  李锦说道。

  他们不存在这个问题。

  一则他们相信杨信,那些训导官的作用还是很明显,而这些来自杨家庄户的训导官,几乎全都是杨都督的狂信徒,他们的近乎宗教式宣传再加上亲身经历,足够让这些陕北来的士兵相信杨信。

  二则就是陕北来的了。

  他们从小到大经历过太多的饥寒交迫,一片亩产几斗的土地和几石的土地上人的渴望幸福程度不同,后者再苦也不至于吃观音土,前者可是稍微有点灾荒就得吃观音土。这些来自陕北的士兵,对于幸福的渴望让他们不会放过任何机会,无论杨信有没有能力做到,他们都愿跟着去争取,他们没有等待的余地。

  杨信兑现不了又能怎样?

  就凭现在这支强悍的军团,回陕北自己干都行。

  大不了学红巾军。

  先回去自己闹起来,然后在杨信帮助下逼迫朝廷承认现实,陕北有几十万青壮可以加入,就目前朝廷在西北的军队,说起来不够这支军团自己收拾的。

  这些士兵心里有数。

  杨信做这些肯定会遭到朝廷甚至皇帝阻拦,他只要不想公然造反就很难继续下去,但他不想公然造反,这些士兵会代替他。

  红巾军已经做出了很好的示范。

  既然红巾军能靠着最初得的一帮农民,连火枪都没多少,就用长矛怼得四周士绅无力抵抗,那他们这些精锐士兵为什么不能?真要是在陕北搞起红巾军,然后威胁西安或者太原,朝廷还能怎样?皇帝还能怎样?要么同意由杨都督去给他们主持分田,要么他们继续让更多地方卷入,让整个西北一片战火,最终更多地方举起红巾军的旗帜。

  他们早就想好了怎办干。

  他们没准备全指望杨信。

  自己就是一支强悍的军团,为什么非得指望别人?好日子从来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自己的好日子自己不去争取,就想靠别人赏赐?连拿

  请收藏:https://m.bq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