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七四章 君子之战_大明之五好青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骑兵军光装备就五十万。

  这还不算军饷之类。

  孙阁老厚道啊!

  当然,卢象升不知道,孙阁老原本历史上还干过两万步骑兵一年两百万的厚道事。

  既然杨信要在最适合骑兵的战场上决战,卢象升当然欢迎,他原本还担心自己的庞大骑兵军团,在江南水网被捆住呢!现在杨信自己替他解决了这个问题,他正求之不得呢!

  “但你们的浙江军也得停下。”

  堵胤锡说道。

  浙江方面军正在进攻徽州,让杨信意外的是,徽州那些世家大族仗着银子充足,也迅武装起一支以金声为的团练,然后再加上那里的原大同军现在浙江团练,在丛山关死守阻击浙江方面军。

  甚至还得到了杭州派出的一支团练的支援。

  不过也只是负隅顽抗而已。

  毕竟那些浙江团练是真被逼到绝路上了,而且那里的也全都是那种真正的顽固分子,金声本人是举人,他就是后来那个骂洪承畴说洪承畴已经殉国,你又是个什么东西的。徽州那些世家大族同样也到了可以说拼死抵抗的地步,那里最大的问题并不是佃户,事实上徽州没多少佃户,绝大多数都是农奴。他们这个问题可以说更严重,只要靖难军越过丛山关,那基本上整个徽州的农奴就都疯了,所以必须得死守。

  “不行。

  你们其实没资格谈条件,你们的骑兵至少得一个月才能全部到达,后续步兵五月之前同样无法到达,我如果愿意,那现在就可以拿苏松嘉湖的团练开刀。

  所以我不会进攻那里。

  苏松嘉湖等地的最终归属,由我们之间的这一战来决定,包括淮扬也是,我不会向那一带进攻的,哪怕你们把团练调往淮北,我也不会趁机进攻的。

  但是。

  你们也别打扰我进攻浙江。”

  杨信说道。

  苏松嘉湖包括淮扬一带,人口实在太稠密,而且纺织业工人太多,这些工人其实热情不高,毕竟杨都督的做法限制了纺织业,虽然也有解决手段,但至少对于苏州那三分之一人口的纺织工人来说,很难像佃户农奴一样对杨都督充满渴望。

  松江也一样。

  松江士绅在徐光启家带动下,已经开始减租,他们也知道想对抗杨信先得稳定后方,而且达的工商业让农民有很多额外的赚钱渠道。

  他们的生活并不算太差。

  毕竟那里供应着整个战场,西线近十万官军和团练,全靠松江的工厂提供军需,所有士绅都在俩眼瞪得血红般增加工厂数量,工业的狂飙带来经济繁荣,繁荣的经济会严重影响农民们的造反热情,简单点说就是沙俄和英国的区别。

  战争有可能不会摧枯拉朽。

  而那一带的人口密度,意味任何战争都会造成大量死亡,打仗这种事情不是那么容易控制,杨都督手下也不是纪律严明到睡大街的。所以那里最好

  请收藏:https://m.bq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