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八九章 瀛国公九千九百岁_大明之五好青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说几乎所有人,甚至很大一部分靖难军官兵,都认为对手的优势明显。

  但是……

  他们有一个无敌的统帅。

  “不要喊万岁,咱们是清君侧靖国难的忠臣,大明的万岁仍旧只有一个!”

  无敌统帅威严地说道。

  人群一阵寂静……

  “瀛国公九千九百岁!”

  突然间一个声音高喊道。

  “瀛国公九千九百岁!”

  “瀛国公九千九百岁!”

  ……

  喊声再次沸腾。

  瀛国公谦虚地颔。

  这个称呼就没什么大不了,九千岁都喊了那么多年,连南京守备太监都能喊千岁,瀛国公九千九百岁还是很符合身份的,反正只要不是万岁就行了。

  就是一个尊称而已。

  不要过分解读。

  九千九百岁的瀛国公,在李自成和张献忠的左右护卫下,骑着座下巨象,就这样在夹道欢呼中昂然走向前方的洪武门,这是正式的出征,当然不能走别的门。而他登上这座以大明太祖年号命名的城门时候,外面的御道上,他的直属两个骑兵旅,还有他的警卫旅已经列阵等待,这实际上也是第一个燧枪旅。

  这点时间当然不够他把全军完成燧枪化,实际上就这一个旅。

  只不过人数多一些。

  四个千人的步兵营,一个炮营加上一个骑兵营,这是未来他的军队标准编制,毕竟燧枪时代和火绳枪时代编制不可能一样。

  至于骑兵旅……

  这只是骑马的步兵而已。

  杨信不可能这么短时间训练出足以抗衡辽东铁骑的骑兵,既然这样就训练骑马步兵好了,正好充当战场上的快机动力量,对付那些蒙古弓骑兵。至于各军所属骑兵旅,也同样不是以骑兵战为主,真正用途只不过是保护步兵阵型的侧翼。

  毕竟杨信的步兵还是火绳枪和长矛混编的老式步兵。

  “你们准备好了吗?”

  登上洪武门的杨都督,带着一身金灿灿的反光,对着下面列阵的三个旅吼道。

  但这只是前锋。

  因为在他身后洪武门内,无数步骑兵列阵等待,从南京启程赶往凤阳的两个军和直属队都在洪武门內,等待着通过这道城门,然后开始他们的征程。

  “准备好了!”

  下面是整齐的吼声。

  这些全是南京本地军户,他们已经进行了过半年的训练,绝对的队列整齐,而且同样是红色军服,但都没有铠甲,一支支上刺刀的步枪扛在肩头,组成明晃晃的刺刀林。这种东西甚至比长矛更有杀气,毕竟长矛的矛头其实很小,还没手掌大,丈八长矛再加一个大的矛头很难拿动。但这些刺刀长度过一尺半,一片这样细长尖刺的丛林,可比一片长矛的丛林看着吓人。

  “那就转身,向你们的父母妻儿跪别!”

  杨信吼道。

  所有骑兵下马,步兵转身,对着两旁送别的亲人跪倒……

  “告诉他们,你们会为他们带来胜利的

  请收藏:https://m.bq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