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二六章 不要打人,这是兵部郎中_大明之五好青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者。

  杨信在淮安搞这些,就在徐州的卢象升当然不可能不知道,双方之间又不限商旅,卢象升在淮安一堆情报人员,杨信被堵当天,他那边就已经得到了消息。

  不过卢象升也有些心里没底,毕竟天启落水病重他是知道的。

  那是不是被下毒呢?

  他其实也有点怀疑,以他的头脑当然明白,皇帝陛下的一系列新政必然会招来北方士绅的反对,他倒是无所谓,反正卢家在江南的地分了,而且卢家也不做盐商。其实他家原本的主业是茶叶和瓷器,茗岭卢家就茶叶起家,现在依然是如此,杨信分了他家的地又没分他家的工厂,卢家也不是全跟着他在军队,还有一大堆宗族留在宜兴继续管理这些产业。

  生意还很好。

  因为民间消费能力暴涨,无论瓷器还是茶叶都供不应求。

  实际上不仅仅是卢家,在最终选择了接受命运之后,江浙士绅们迅转换状态,彻底向着工商业资本家转型。

  而且同样迅开始新生活。

  虽然有一部分不能适应新环境的,逐渐走向没落,但更多却现自己的日子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甚至很多居然现自己过得更好了,尤其是苏松嘉湖杭那些原本就搞工商业的,反而开始觉得自己以前很蠢了。明明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反而非要抵抗,然后这些年白白花了那么多银子,到头来想象中的噩梦反而还挺不错。

  土地的确被分了,可集中精力搞工商业反而也不少赚。

  总之他们就这样痛并快乐着。

  而卢象升手下核心如今就是辽东军和江浙团练。

  前者同样不在乎这个,祖大寿这些人的确在辽西有着大量土地,可九千岁早说了,就算士绅一体当差纳粮,关外这些也不会施行。

  相反关外鼓励开荒,开多少都不用交税。

  这是太祖制度。

  新开荒地永不起科。

  所以关外地主们完全可以忽略这个问题,剩下盐业改革也跟祖大寿这些人无关。

  他们又不是盐商。

  至于团练们就完全可以说是幸灾乐祸了,徐霞客一帮这些天经常凑上块喝酒,庆祝南北士绅一起倒霉的日子终于开始了,就连卢象升的几个叔叔都去一起喝酒。

  但卢象升也清楚手下如谢启光这些北方籍官员的愤慨。

  这些人都是从南方被赶回的。

  原本在南方快快乐乐捞钱的他们被像丧家犬一样驱赶回来,原本还想着家是最后的港湾,结果现在天启居然也不往好草赶了,他们已经失去了在南方捞钱的机会,现在家里的田产又要面对天启割肉的刀,一个个倒也凑起来喝酒,只不过他们是喝闷酒,喝排解心中怒气的酒。

  这种情况下,要说有人铤而走险给天启下毒,卢象升也不觉得太过匪夷所思。

  尤其杨信那边还有人证。

  所以他也在迷茫中,他不会允许有人毒害

  请收藏:https://m.bq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