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一章 全民皆兵_大明之五好青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砖就扔出去了。

  这东西其实叫合砲。

  野战时候在战场上应急制造的小型投石机。

  质量惨不忍睹。

  耐用性同样惨不忍睹。

  但无论怎样,这东西都能把一块五六斤重的青砖扔出三到五十米,甚至一开始力气足的时候,都能直接扔到上百米外。

  这就足够了。

  其实只要扔过城墙就足够。

  这些青壮最大的问题,只是在于他们害怕建奴,他们不敢面对建奴,非要让他们在城墙上与之血战,他们有极大可能会逃跑,但这种方式不需要面对,除非建奴冲上城墙,否则他们根本看不见。所以他们只要在城墙后面不断重复装弹射的程序就行,甚至瞄准都不需要,只要把石头扔出去其他就都不用管了,然后作为他们的奖励,每天每人五钱银子。

  日结呦!

  每天银子都能直接到手。

  甚至就连女人也加入忙碌中。

  她们需要做的就是把城里抄出来的酒重新蒸馏,最后得到高度酒精以备救治伤员,尤其是那些轻伤的,这时候箭头都不干净,中箭后死于感染很平常,所以李如梅射死小野成幸,倭国人信誓旦旦地说他用毒箭。另外绑制担架,架起一口口大锅,给那些备用包伤口的布子消毒,只要消毒做得好,绝大多数轻伤其实都不影响战斗,杨信毕竟手中就不到五千真正能打的,轻伤坚持战斗是必须的。

  就连小孩都被赶出来到各家去收集屎尿。

  得熬金汁。

  这个很有想象力的名字,尽管代表着重口味,但的确是好东西,它能最大限度放大伤口的危害,无论在哪里挨一箭,只要沾了这东西的,那么就有极大可能死于感染。实际上这时候守城手段有的是,因为火炮应用越来越多,很多人甚至都忘了该怎么在纯冷兵器情况下守城。一到打仗先习惯于找火药武器,但那些不用火药的武器反而被他们遗忘,就像杨信在沈阳中卫的仓库里,居然还能找到堆满灰尘的三弓床弩。这种估计已经几十年没用过的武器,在略微修理后同样搬上了城墙,至于弩箭无所谓,城里又不是没有铁匠,明朝的卫城都有自己的军工能力,这东西就是拿生铁铸造箭头都行。

  被它射中的话,有没有箭头其实差别不是很大。

  甚至连一些同样古老的弩也拿了出来。

  “技术进步让我们一下子跨越到火器的时代,但我们的步子太大,过了技术进步长度啊!”

  杨信感慨道。

  明军的问题其实就是过度依赖各种火器,但冷兵器能力下降。

  这一点倒和咱大清差不多。

  除了少数精锐的家丁,其他士兵几乎不会冷兵器肉搏,而且他们不但拉不开硬弓,甚至连弩都不再使用,倒是三眼铳,虎蹲炮,弗朗机,鸟铳之类乱七八糟的火器都喜欢。但这个时代火器还达不到主宰战场的程度,火绳

  请收藏:https://m.bq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