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章 表哥表妹_大明之五好青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和世家垄断。

  “好了,别惆怅了,回头哪天我去找荷香小妹妹,然后让她家小姐把我剥皮抽筋,说不定伺候得心情舒畅了,能给你弟弟一个拜师机会!”

  杨信拍着黄英肩膀说。

  后者瞪了他一眼……

  “你刚才摸她哪里了?”

  紧接着她寒眉一竖带着杀气问道。

  “呃?!”

  ……

  第二天上午。

  凉水河口以南。

  “老都管!”

  杨信热情地向着老管家挥手致意。

  后者一脸震惊地看着他,很显然杨信突然出现,尤其是还是以这种仿佛换了具身体般的方式突然出现在他面前,还是让他有点茫然。

  “黄家姐姐!”

  紧接着汪小姐冒出来。

  黄英向她挥手。

  这时候运河已经重新换成了强劲的东南风,那些纤夫都已经被打回去,而且运河岸边的纤道上,也看不到别的纤夫,所有漕船和民船都在竞赛般向前,冲向这趟漫长航运的终点站。也就几百米宽的河道上千帆争流,而且不是形容词的千帆,在杨信视野可及范围内,全都是大大小小的帆船,拥挤着绵延在运河,说一千艘真不夸张。这些越过他而上的帆船驶过他身后的凉水河口,绝大多数民船直接停靠西岸码头,客船进入萧太后河,而官船继续向前越过萧太后河口拥挤在岸边的码头,卸下沉重的货物由苦力搬运至西边的城池……

  张家湾城。

  一座周长六里,甚至过大多数县城的城池。

  绝大多数争不到码头的漕船,不得不继续向上,在上游还有另外两处码头,张家湾上中下三个码头群,而越过张家湾这片区域向通州还有更多的码头。大运河上数以万计的漕船,不计其数的民船,每年运来至少四百万石粮食,还有从木材到丝绸,从茶叶到瓷器,几乎可以说所有能运来的货物。经济南重北轻,而帝国都城却在北方,结果就是这座城市几乎一切都依赖这条绵延数千里的运河,它最大限度平衡南北经济,维持帝国对北方的统治。

  这是整个帝国的大动脉。

  而为了确保在每年仅仅九个月的通航期里,所有的运输都畅通,从这里向北直到通州北全是大大小小的码头。

  但民船和官运的杂货绝大多数在张家湾。

  因为上游河道明显收窄,下游这一段有凉水河和萧太后河的汇入河面加宽。

  张家湾是这个时代,甚至一直到清朝中期,大运河北端最重要民船码头,是嘉庆年间北运河因洪水改道斜向东摆,最终形成现代北运河,使航道远离了张家湾城,才使得北边通州变成最重要码头。

  但这时候运河依旧紧靠张家湾城东而过。

  对民间商旅来说,这才是运河旅程的终点。

  汪家的这艘船不会继续北上了。

  “这位兄弟面生啊!”

  老管家似笑非笑地说道。

  “我是她表哥!”

  杨信很坦然地

  请收藏:https://m.bq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