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零七章 畲族婚礼_山村养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些比较发达的城市,已经开始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像彝族的火把节、民族歌舞等等,都已经趋于表演化,但这里现在却是纯天然的。

  来接他们的年轻人很活跃,留的发型也很时尚,头顶留得很长,在后脑勺那里扎了个辫子,其余周围地方,却剪得很短。

  他叫蓝家勋,一笑就露出两排白牙,对周恒和孙计安笑道:“欢迎欢迎,跟我来吧。”

  孙计安告诉周恒,这年轻人虽然也是畲族人,但不是这个村的,而是浙省的畲族村过来的。

  他很不得了啊,为了推广畲族的歌曲和舞蹈文化,他跑遍了全国几十个畲族村里,去收集一些只有老年人才记得的歌曲,为他们族的文化事业,已经奔走几年了。

  按理说,像这二十多岁的大小伙子,正是努力奋斗、艰苦创业的阶段,但他却为了民族事业,奔忙几年了。

  他收集民族的歌曲,当然不会有人给他发工资了,顶多全国别的同族人知道了,夸他一句“做得好”,再来一句“坚持下去,我支持你”这样的言语外,什么都没有。

  哪怕各省之间兜兜转转,路费都是自己出的。

  但小伙子很乐呵,腿脚非常快,像只猴子似的在前面蹿着。

  一边走,他还一边扯着嗓子唱了起来,是用畲族语言唱的,周恒一句也听不懂,只能听出这小伙子嗓子挺好,有点像是专业的。

  唱了几句,他回过头来,很自信地问两人:“怎么样?我们畲族的歌好听吧?我这个词是自己编的,但曲是老人教的,我才学会呢。”

  他还解释,他编的词是歌颂太阳的意思,他认为太阳照耀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能日出而作,大家一起唱山歌,非常的美好。

  理念方面的东西,周恒不是太懂,但感觉他唱得还真是挺不错,发音有点专业,虽然是清唱,但是有四周鸟鸣声相和,透一种非常清新而自然的风格。

  年轻人,能填词,还能到这么偏远的山村来找老年人收集老歌,是挺难得的。

  他说他这是融合了民族唱法与现代唱腔,能更好的将他们的畲族歌声,传送给所有人,让外族也能感受到他们族的文化。

  说起这些时,他眉飞色舞,很是兴奋,也很有自豪感。

  到了地方,确切的说是男方家里,现在好几个穿着民族服饰的男人,已经在准备去迎亲的东西了,个个脸上都喜气洋洋。

  一见到孙计安,几个人顿时兴高采烈的跟他打招呼:“孙书记你好。”

  他们有自己的语言,但跟外人交流,也会说普通话,但年龄非常大的那些,就无法用普通话交流了。

  正因为他的的传统保留得特别好,所以蓝家勋特地来了这里,还想请一两个老人,去教他们畲族语——很多发达地方,全部普及普通话后,都不会他们自己族的语言了。

  有

  请收藏:https://m.bq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