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05章 科举余波_三国之随身魔法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年,就没有一个秦王。直至曹魏之后,才设置了秦王,是曹睿的养子曹询,而且十三岁就早夭了。

  可不叫秦王能叫什么?汉王?最后懒得想了,直接称帝算了,毕竟自称汉王的话,那和直接称帝也没什么区别了!

  就在刘韬优哉游哉玩种田的时候,参加科举的五百考生,考中的自然陆续分配到地方担任官吏。那些考不中的,也陆续回到他们的家乡。

  少不得,把科举的事情宣扬了一番,让乡里人,都知道科举这玩意的真面目。

  自然而然的,派过来收集情报的探子们,也把科举的事情,汇报上去。

  “原来如此,结合图书馆、书院和师范学院,最后依靠科举来完成人才选拔。孝远,你说我们这里,适不适合这样?”对科举最感兴趣的,大概就是刘宠。

  或者说,他本身很崇拜刘韬,从一个乡绅花了六年段时间就登基称帝。当然,如果是赵王这样的人登记,他最多是嗤之以鼻,刘韬却是有这个实力和能力称帝,才是重点。

  原本刘韬称帝,他就打算依附于他。只是骆俊表示,应该再观察一段时间,刘韬废除三公九卿制,改为三省六部制,虽然严格来说是改革而不是创新,但随便更改大汉传统的家伙,骆俊觉得他和王莽很像。

  王莽可是把自己给玩死的,刘韬会不会也这样,很难说,所以打算让刘宠观察多几年。

  反正只要不称帝,那么刘宠随时可以投靠过去。甚至趁这段时间,把地盘扩充一下,说不得到时候投靠过去,待遇还能更高一些。

  眼看现在刘宠,在知道科举制度后,表现出很高的兴趣,骆俊却有些失措。

  科举选拔算是一个不错的创举,尤其这次科考,严格来说全天下的士人都还没有到齐。或者有些收到消息,启程已经太晚的。

  饶是如此,五百人参加考试,选出一百三十多人。如果按照基础的孝廉制度,把这一百三是多人举荐出来,仅三州而言,至少也要三年。

  同时举荐的人到底是什么水平,也不知道,一般要当三年郎官,然后才能按照具体的才学,安排他们的官职,不如科举这样一目了然,按照成绩立刻就能分配。

  “臣想了想,这制度既然是依托图书馆,学校和师范学校作为基础创建,殿下若要学习,怕是首先得把这些给建立起来,否则就算考试,选出来的,大多也是世家子弟。”骆俊比较中肯的回道。

  “也是,那接下来,我们先在治下各郡各县,把图书馆给办起来!”刘宠闻言,略作思量,当即点头应允。

  “图书方面,估计直接向刘韬那边购买就好。问题是他们那里的书籍,都是按照刘韬的要求划分句读的,我们不需要重新划分吗?”骆俊试着询问。

  “没必要,既然已经有现成的,那就照搬就好。省

  请收藏:https://m.bq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