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98章 六部官员调整_三国之随身魔法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平担任,当初的大商人,如今的户部侍郎,让不少人感慨万千。另外一个侍郎叫刘长的宗亲,四十多岁,最初在并州河内当郡丞,后来累功逐渐升迁。

  任命他为户部侍郎,主要一则是汉室宗亲的身份,二则是他老实不多话。最后一点,便是这到底是大汉国库,总要有个自家人在里面看着好一些。

  当然,刘长自学数算,在这方面表现出不错的才能,也是他的加分项。

  户部巡官,调卫兹过来担任,他也是商人出身,对数字非常敏感。同时黄舞蝶和张春华也在户部这边打下手,大概两三年后,再酌情调配,也可能正式成为主事。第一中文网

  两次科举录取的女性进士,也基本上是在户部和礼部两处任职。

  工部方面,苏双提拔为工部侍郎,这个按照他的履历,提升为尚书还是有些困难。倒是三个郎中都已经齐全,其中负责屯田和农业事宜的,便是任峻。

  同时刘晔也被调了回来,暂时担任工部员外郎。

  礼部方面,荀悦为礼部尚书,这个没有改变,礼部侍郎由陈群担任。原本在礼部实习的黄叙,调到门下省任职,由吕玲绮代替他在礼部任职。

  太上皇刘元起,依然担任宗正职位,反正就是有点事情做就好。刘元起也自认自己还年轻,享受养老生活太早,又不想负责太多具体事务……没辙,谁让他是太上皇呢?

  刑部方面,原本投靠刘岱的程昱,被调回中央,担任刑部尚书。至于荀攸,则继续担任刑部侍郎。本身刘韬有意提拔他为尚书,后者以履历不足为由婉拒。

  这不奇怪,荀悦,荀攸和荀彧三人,已经占据三部要职,荀氏也因此站在风口浪尖,实在不适合继续出风头。最后任命满宠为刑部郎中,作为人才储备。

  兵部方面,刘韬本来打算调贾诩为兵部尚书,后者也是婉拒。最后刘韬没有那么便宜他,任命他和郭嘉为兵部侍郎,陈宫为兵部郎中,实际上主官还是贾诩。

  贾诩拒绝了一次,第二次实在无法拒绝,只能乖乖接旨谢恩。主要还是扣除朱儁之外,刘韬也不知道谁更合适担任这个兵部尚书,除非把刘岱或刘宠调回来。

  只是两人履历的确够,但才能……又是另外一回事。

  随着军法司和武警司的组建,夏侯兰为军法司长,刘戈为武警司司长,隶属兵部。

  曾经跟着刘韬起家的老兄弟,刘戈已经没有多少统兵作战的兴趣。主要还是觉得,武警队伍,非军队非贼曹,偏偏没什么流动性,由外人统御,可能会尾大不掉。

  至少在监管制度完善以前,这个职位需要一个自己人来担任,他便毛遂自荐。刘韬认可他的忠诚,而且他的履历也完全可以胜任,于是就有这样的任命。

  锦衣卫统领,继续由杨射负责,副统领为刘霍。杨射姑且不说,刘霍是跟着刘韬起家的涿县刘氏子弟,也就是族亲,算是自己人。

  锦衣卫的框架,已经由贾诩搭设完毕,剩下就是完善。当然刘韬也任命郭嘉为锦衣卫顾问,有什么疑难杂症,锦衣卫还是要找到这位老前辈的。

  顺带一提的是,贾诩的儿子贾穆,今年高中进士,然后安排到了锦衣卫里面实习。

  典韦为禁卫统领,许褚为禁卫副统领,对,许褚也被刘韬借调了过来。两大保镖负责统领锦衣卫,一个负责整个晋阳的护卫,相当于原本的执金吾。

  许褚负责皇宫内部的护卫,相当于原本光禄勋麾下的羽林卫等军队。

  虽说宁缺毋滥,各部的主事和普通小吏,都尽量满编,日常工作完全没有问题……

  请收藏:https://m.bq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