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36 故事会2_市井之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所以她抢答得非常快,答案也很准确。

  “这两个字号是清朝的,早就失传了,现在已经有名无实,不算!在民初的时候西城有个大宅门姓吴,吴家大少爷是个吃货,在庙会里尝过糖葫芦之后很喜欢,但总觉得做工粗糙,不适合有身份的人享用,于是就让听差的去果子市采买上好的山楂、海棠、山药等原材料,运到家里自己动手改造。”

  “要说当年的八旗子弟、遗老遗少们确实没啥劳动技能,标准的剥削阶级,但并不是一无所长,优越的生活环境让他们在书画、戏曲、古玩、花鸟鱼虫方面造诣非常高,现在这些行业的专家往往都有这类背景。”

  “这位吴大少就属于在吃上有天赋的,选的山楂直径都在一寸以上,洗净晾干之后还得刨开去核塞入澄沙、枣泥、豌豆黄为馅,黏上瓜子仁拼的花朵图案。山药去皮挖出很多小孔,填入山楂糕、青梅块,形成黑、白、红、绿相间的柱形,切成小段和山楂间隔串在一起,用上好的糖熬制蘸成。”

  “刚开始吴大少逢年过节才制作一批糖葫芦赠送亲朋好友,后来越做越上瘾,干脆置办了一套卖糖葫芦的草把子,让家里听差的扛着上街卖,他就跟在后面吆喝,顺便听听食客的意见,再回家改善。”

  “按说他这么精心制作的糖葫芦老百姓根本吃不起,但这位大少爷有办法,用低于成本一半的价格出售,只比市面上卖的普通糖葫芦稍微贵一点。于是有人给他遍了首儿歌,孩子们一见到他上街就唱--半彪子,吴大少,买糖葫芦是玩票!”

  这次洪涛没拿糖,一口气把故事讲完才端起酒杯喝了一大口,完事吧嗒着嘴,好像是在回味吴大少精制的糖葫芦味道。

  请收藏:https://m.bq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