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14章 首印_娱乐圈里的泥石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价格,自己的粉丝和读者们都能接受,自己这本也就15万字,定价太高,总有些“店大欺客”的感觉,但是定价也不能太低了,不然人家出版社就白忙活了,肯定也是不行的。

  “两位不说话,我就当两位答应了哈。”许越笑了笑。

  林季庚和马建军无奈地互看了一眼,也没出声反对,算是默认了。

  显然,定价25元,他们的利润也还是有的,只是比定价30以上少了很多,但是许越他坚定要这个定价,他们渴望拿到出版权,自然也要退一步了。

  “好,你说第三点吧。”林季庚道。

  “第三,我想知道,你们准备给我首印多少册?”许越。

  马建军这次不想落后了,率先说道:“我们首印30万册。”

  林季庚本来在出版社定的也是30万册,但他听马建军说30万,于是改口道:“我们可以首印40万!”

  许越虽然是一个当红明星,但市场就这么大,石山明作为现在悬疑侦探类别第一人,首印数量出版社也只敢给20万,还是和许越在网上闹了一番,热度起来之后,他们才敢加了10万册首印数量。

  要知道,出版社和众多连锁书店的合作方式,都是出版社先出钱把书制作出来,拿到这些连锁书店出售,卖出去了,出版社才有钱赚,没出售出去的书,十分之一二书店会留着当库存,剩下的十有八九到时候是要退回的!

  首印太多,到时候卖不出去,退回来,出版社可是要全部承担这些书籍的成本。

  现如今书籍的利润就低,而制作过程的成本则是越来越高。

  一般如果一本的定价是30元,那这本书的所有成本加在一起大概在15元左右,像是许越这样的15%的稿费的作者,要分走差不多5元,然后书店也要有5元左右的利润,剩下的出版社一本也就挣5元而已。

  可如果到时候退回一本,出版社的就要损失15元,等于是要卖出去三本才能挣回来一本的成本。

  所以,对于各家出版社来说,首印都不敢太多,先看看市场的反响,在决定后续的加印,这风险就会少很多。

  许越这么一个第一次涉足的人,虽然有很多粉丝,也很好,但出版社不愿意增加无所谓的风险,40万册,真的是他们能承受最大的风险了。

  毕竟许越的,他们肯定要最高规格和质量来完成,这也就意味着,书籍的成本很高。

  一本书的成本以15元算,40万册,也要600万的成本了。

  而这对一般的出版社来说,已经是笔巨款了。

  马建军见林季庚说40万册,咬了咬牙道:“我们也可以首印40万册!”

  许越摇了摇头,道:“我觉得太少了。”

  林季庚和马建军听了许越这话,都很尴尬。

  林季庚道:“不少了,首印40万册,在业内也只有最畅销的那几个作家能有这样的待遇了,一只手都能数的过来。”

  马建军也附和道:“是啊,我们出版社首印几千的都不少,正常的也就几万册首印。”

  两人说完,许越没有搭话。

  林季庚忍不住问:“许越,那你希望首印多少?”

  许越竖起一根手指,笑道:“100万!”

  请收藏:https://m.bq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