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2章 女人嘛要以事业为重_华娱200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漫。

  堡上的农民搬走以后,倒是留下不少了空窑洞,其中有一栋最大,地势最高,周边也最开阔。

  据老乡介绍,那座窑洞已经很有些年头,是晚清时期的一个地主修建的庙宇,解放后被改成了大河堡小学。

  现在农村连小孩都没了,小学也被搬到了镇上,大河堡小学就此空了下来。

  剧组来了以后,给村里交了笔钱,准备将其改造一番,在里面取景。

  按照江瑜原本的计划,那座小学应该要被改成三民小学,用于拍摄,不过他在大河堡转了一圈后,倒是生出了一些别的想法,便将“大河堡小学”保留了下来。

  这里风景真的挺不错的,万一将来《驴得水》火了,当地还能搞个景点,开发一下旅游业。

  两天后,葛尤到来,剧组正式开机。

  话说孙校长(范炜)带着四位老师来到大河堡,办了座小学,以此实现他教育救国的梦想。

  但大河堡交通偏僻,而且常年干旱,要到十几里地外的清水河才能取水,孙校长便向教育部申请养头驴,用于拉水,奈何上头就是不给批。

  无奈之下,孙校长便捏造了一个“吕得水”老师,向上头多要了一份工资,然后用这份工资给学校养了头驴,实际上就是吃空饷。

  上头每次派人下来检查,孙校长便推脱吕老师下乡给学生家访去了,不在学校,以此躲避追查。

  但好死不死的,上头居然信以为真了,误以为这位吕老师是师之典范,要把他立为典型,特地派了位特派员下来考核吕老师。

  孙校长无奈之下,便在乡下找了个小铜匠(王保强),给他洗澡理发,换上中山装,冒充吕得水。

  故事便由此开始。

  江湖传言,葛尤有一种把衣服穿旧的本事,意思是甭管什么衣服,穿在他身上,他都能让人觉得这就是他的衣服,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贴切。

  此时,葛尤换上一身黑色中山装,戴上墨镜,不知为什么,倒是很有几分滑稽的感觉。

  “江秘书,把我的手杖拿来,”他冲着江瑜喊。

  “来了,特派员,”江瑜噌噌噌地跑过来,将一个拐杖递给他。

  葛尤接过手杖往地下一杵,一口倍儿地道的伦敦腔,“Thankyou。”

  江瑜一乐,“好了,特派员,咱们上车吧。”

  老乡牵着辆驴车,嘎吱嘎吱就地过来了,俩人特新奇地跳上车,摇摇晃晃地向着那座大河堡小学进发。

  范炜饰演的孙校长带着几个老师,排成一排站在那里,等着迎接。

  如今范大厨不看菜谱也不看兵法,他当上校长啦!

  葛尤率先下车,戴着墨镜,面容冷酷,拽得跟二五八万似的。

  范炜几个大步上前,和葛尤握手,讨好地笑道:“欢迎特派员……”

  “yue!”葛尤刚伸手和他握了握,一个绷不住,直接干呕了出来。

  

  请收藏:https://m.bq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