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2章 黄歇献计_长平长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秦惟礼惟恭,无一失德,罪惟在歇一人而已。“

  张禄并不接着黄歇的话说,而是又问了一遍:”太子入楚,复将奈何?“

  这下黄歇有些省悟过来,张禄是有话要对自己说,便道:”敢请相国堂上就坐,容臣面呈!“将张禄和芒未请到前堂正中就坐,自己和芒申等人坐在下边。

  黄歇道:“臣前报于相国,敝王难起,急召太子归国,蒙相国之恩及王之德,得遣太子傅归问。今太子已归,臣愿已了,敢以身报王与相也。”

  张禄道:“太子之归也,乃在数日之前,告病之时,左徒勿复欺也。今太子已归,楚质已去,左徒其将与秦战乎?”

  黄歇道:“未敢也。太子之归也,罪在臣一人,愿王与相勿罪敝王及太子也。楚秦交好,非止一时,太后先之,华阳夫人继之,永结婚姻。太子之归也,必与秦好,誓勿相背也。”

  张禄道:“愿闻左徒之志也。”

  黄歇现在终于明白了张禄的意图,那就是探听楚太子归国乃至即位后,楚国的战略意图,特别是是否有与秦对抗的意图。其实黄歇对楚国未来的发展早有考虑,在张禄的追问下,他决定说出其中部分。他清理了一下思路,道:“楚失郢都,尔来十有五年矣。楚失云梦之材,南阳之富,与韩、魏并居于陈,是无争之心也。何者?非楚人心不欲也,其势不能也。

  ”秦之所接境者,惟函谷、南阳及郢耳。函谷、南阳,皆接韩魏之地,楚未之能及也。则且殽函之固,方城之险,易守而难攻。所虑于楚者,不过郢也。陈之于郢,相隔千里,复有山川相阻,其势难通。秦得郢十数岁,民习秦法,不思楚矣。郢与陈,但籍舟楫乃通,但以舟楫相向,秦必知之;且楚居下游,战则不利。有此数者,楚必不攻郢也。”

  张禄道:“秦方与三晋战,楚宁助晋而攻秦乎?”

  黄歇道:“晋强则楚助晋,秦强则楚助秦,势所必然,不问可知!”

  张禄道:“今秦方与三晋战,左徒尽知之,必有以教我。”

  黄歇道:“三晋者,韩、魏、赵也。方其出于晋也,天下皆惊,以为将霸天下。今魏都安邑已归于秦,韩都平阳将归也。所余者,惟赵都太原也。若断三晋之臂,则三晋无能为也。”

  张禄道:“若取太原者,何者为要?”

  黄歇道:“昔者太原与邯郸,惟恃上党以通。武王灭中山,乃通井陉。然其道迂曲难行,不若上党得其速也。若拔韩上党,则太原可下!”

  张禄道:“若拔上党,奈何?”

  黄歇道:“相国何欺也!武安君围野王,非只绝平阳之道,上党道亦绝矣。济河而下荥阳,成皋以西尽属秦矣,岂独上党也哉!”

  张禄道:“左徒既识吾围野王之意,将以何言进于楚王?”

  黄歇道:“楚甚弱,无能与诸侯争也。吾意楚王必高卧而观战也。”

  张禄道:“秦与诸侯战,楚必强,复将何往?”

  黄歇道:“秦虽弱,不及齐鲁之将毙;秦虽富,不及齐鲁之鱼盐;秦地之险,不若齐鲁之平易也。”

  张禄道:“诚若是,虽无太子为质,秦与楚亦盟也。”

  请收藏:https://m.bq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