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七十四章 针尖对麦芒〈求月票〉_唐朝公务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像他们这样的新进后辈,何曾有过这般一诗之出即被整个士林关注地经历?别说经历,这样的事情在此前的道城文坛那是想都不敢想的。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大雅至正园的这个举动突然之间点燃了年轻士子们的渴望,一时之间,前往大雅至正园投诗之人比此前多了数倍不止,而随着新选出诗歌地发布。这又更进一步的刺激了士子们的渴望。

  对于这些一腔热血的年轻士子们而言,大雅至正园最吸引他们的地方就在于:在这里,没有人看你的年纪,没有人在乎你的资历,你也无需鞍前马后的帮着跑腿伺候什么人,准备什么年节之礼。你唯一需要地就是才华,以及能够展现出这种才华地诗作,只要有这个就够了!

  即便选中的永远是极少地一部分。但对于大多数年轻士子们来说,他们或许沮丧,但并不愤懑,原因就在于那些被选中的诗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唱出来的,通过跟这些诗歌的比较,未被选中的士子能看到差距,至少他们明白自己不是被人黑了,而是作品本身确实不如人。所以。虽然自己未能被选中。但他们感受到的却是正面的刺激,更加努力的刺激。

  对于这些经常『吟』诵着“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的年轻士子来说,还有什么比一个远比文会更公平的竞争平台更有吸引力的?

  反过来,这些年轻士子们对于大雅至正园歌诗的关注,又使得大雅至正园本身的影响力愈发的坚实,厚实。

  而对于受何仲达等人『操』控的文会来说,大雅至正园的出现是一个另类,一个彻底颠覆了传统文会选拔方式,摒弃了所谓权威,起自于草根的另类。

  大雅至正园形势一片大好,衙门里的份内职司在有章程可循的情况下,冯海洲等人足可应付得来,如此唐成就在前段时间的连续忙碌中彻底的轻松了下来,每天到衙门点卯之后,将事情一交代的他便自回到大雅至正园的书斋,配合着孟浩然选选诗之余,他将更多的时间用在了自己的课业上。这样忙闲适中的日子真是过的好不惬意。

  只是并不是所有人的日子都像唐成一般过的这么惬意,比如……何仲达。

  “老爷,这些诗……”。

  看着老仆手中的诗稿,何仲达两颊上突然滚起了两道棱子肉,虽然牙齿咬的厉害,但他的语调倒还是一如既往的安淡醇和,“岳超群又没要?”。

  “是”,老仆黯淡道:“不仅是岳超群,老奴还跑了其他几家大的青楼,他们……”。

  “噢?他们可说了原因?”。

  “没。老奴甚或还说润笔可以少些……”,那老仆刚说到这里,便被脸上突然暴红的何仲达厉声打断,“谁让你自作主张减少润笔的?”。

  看了看突

  请收藏:https://m.bq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