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 五更鼓角声悲壮(中)_三国之最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戏志才他们再说什么也没有用,只有尽力完成自己的任务。

  朱俊带了上万人马,行速比荀贞、戏志才他们慢得多,次日上午才到襄城。

  这时,荀贞已搜集到了许多有关对岸黄巾军的情报。

  他带着荀攸、戏志才、乐进、陈褒、江禽、高素等人并及李瓒这些县中衣冠到县外迎接朱俊。

  出乎他的意料,文太守也随军来了。

  转念一想,也并不奇怪。

  文太守身为一郡太守,保境安民是他的本分。先前他可以以坐镇指挥为由留在阳翟,现今朱俊带着王师来了,他身为地主,没理由滞留不进了。更何况,他还是个“待罪之身”,估计他也想借机立个功劳,以使朱俊能帮他在朝中说句话,减轻罪责。

  人到一万,无边无沿。

  朱俊他们是从西北边来的,荀贞等人在县西北相迎,展目远望,只见官道上车骑旌旗,矛戟如林,行军队伍足有数里之长,前为骑士,后为步卒。两三千骑士策马扬威,六七八步卒持矛前行。远望之下,烟尘弥漫,军容甚盛。

  最前边是朱俊、文太守和那个姓魏的越骑校尉,三个人皆未乘车,都骑着马,冠带黑衣,银印青绶,革带佩剑,一干的军中将校与郡府吏员随从其后。人群中,荀贞看到了费畅、钟繇、王兰等人,还看到了孙坚。他与帐下诸人并及李瓒等县中诸姓迎接上去。

  迎接的人群除了他们,还有数百选出来的县民,扶老携幼,跪拜道边,箪食壶酒,共迎师旅。几个拄着长九尺的鸠头拐杖站的老者跟着荀贞等人上前。

  走到军前,朱俊、文太守、魏姓校尉等人下马,李瓒代表县中父老迎接王师,拄鸠杖的老者们颤巍巍地奉酒给朱俊。鸠杖就是王杖,给年高德劭者授杖之法始自周朝。汉法:七十以上得授王杖,持杖的待遇与持节同,身份比六百石吏,入官寺不趋,得行驰道,以示尊老之意。

  朱俊忙快步上前,接过酒,说道:“怎敢劳长者相迎!”

  李瓒说道:“闻将军率王师到,县民不胜雀跃。贼起至今,吾县深受荼毒之苦,十室五空,死者枕藉於道,今终将王师盼到,吾民有救矣!这椀酒,为将军洗尘,请将军饮下。”

  “今次,我率三万精锐先发,皇甫将军带五万大军随后,来贵郡,就是为国家杀贼,为百姓平乱的!”朱俊端起酒椀一饮而尽,一手拿着椀,一手握住剑柄,慷慨地说道,“后天我就率部渡河,为父老除此残贼!”

  请收藏:https://m.bq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