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1 争徐未起州已乱 治徐终究用徐人_三国之最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君家是要?”

  “方伯虽稍严苛,而兵强粮足,控三郡之地,较以实势,荀侯似不能比。”

  “那你家到底是何意思?”

  陈登不答反问,问王朗:“君家何意?”

  王朗掀起车帘,往外看了看,车之周近只有他家和陈登家的人,没有别的路人,他放下车帘,低声说道:“诚如君言,荀侯宽厚,行以王道之政,而方伯虽严苛,却兵强地广。元龙,实不相瞒,我难下抉择啊。”

  陈登笑了起来。

  王朗不解其意,说道:“元龙缘何发笑?”

  “既不好抉择,便不要抉择。”

  “不要抉择?”

  “我且问你:方伯是哪里人?”

  “扬州丹阳人。”

  “荀侯是哪里人?”

  “豫州颍川人。”

  “你和我是哪里人?”

  “自是徐州人。”

  “州府中赵、糜诸君是哪里人?”

  “自也是徐州人。”

  陈登又笑了起来,说道:“君还不知该如何决定么?”

  王朗恍然大悟,拍腿喜道:“元龙之意,我知矣!”

  陈登的意思很明白:荀贞、陶谦都是外州人,不管他两人是谁最终得了徐州,他们要想治理徐州,都离不开徐州的士人,也就是离不开陈登、王朗、赵昱、糜竺等等这些人,反正他们离不开,那么既然眼下难以做出抉择,那就不要抉择好了,坐等胜利者出现便是。

  换而言之,也就是说:对陈登这些徐州本地士人来说,他们现下最好的选择便是既不背叛陶谦,也不反对荀贞。

  陈登给王朗的建议,事实上也正是整个徐州的豪强士族在荀贞、陶谦大战眼看将起之时已经或是将会要作出的唯一选择。

  而对荀贞言之,能使得陈登等人作出这个决定,他已经很知足,也很满意了,因为这就代表着:他不需要再多考虑政治、民心上的问题,只需要全力去搞好军事问题就行了。

  请收藏:https://m.bq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