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1章 杨镐出狱_挽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恩浩荡。更岂敢以私情而坏公事,陛下但有所命,罪人必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

  看着杨镐五体投地,额头紧紧贴在大殿内的地砖上,瓮声瓮气的说话,朱由检笑了笑说道:“天气日寒,杨卿就站起来回话吧。朕可不想,这边你还没有出京,就病倒了。”

  杨镐拍了拍袖子,站了起来。这才精神亢奋的对着崇祯大声说道:“如今天气日寒,辽东建奴众酋必然躲在沈阳猫冬,罪臣请陛下允许,即刻出发前往辽东。罪臣听闻建奴大酋努尔哈赤于去岁病亡,奴酋四子黄台吉虽然继位,但是并未专权独断,而是以四大贝勒之名共治。

  以臣看来,这即是证明了,老奴去世之后,建奴之中并无一人声望卓著,可以号令女真诸部的事实。建奴以四大贝勒共治,则政必出多门,其四人之中必有权力之争。

  这些奴酋未必全是一心于我大明为敌之辈,其中必有言和休战之人。陛下既然已经决心言和,当趁这些奴酋之间尚未决出胜负之时,尽快让罪臣出使。

  若是奴酋四贝勒之中果有裂隙,则正好让罪臣可以借机而做,完成陛下之重托,让我辽东军民可以缓颊一二。”

  朱由检有些意外的看了杨镐一眼,看来这些日子来关于辽东情况的报告,让这位故辽东经略居然大致猜测出了建奴内部的形势。

  这位辽东经略策划战争答应是常人以下的水准,但是对于政治斗争的悟性上,倒是常人以上的水准。

  只可惜在朱由检眼里,从来没有对同后金议和的成功抱有太大的希望。

  皇太极这样的人物,要是能被区区一纸和约束缚住自己的手脚,也就不是奠定了满清入关的太宗皇帝了。

  就像皇太极提出向大明休兵议和,是做给八旗内部厌战的官兵看的一样。朱由检提出同后金议和,同样是做给辽东那些对和谈抱有幻想的将士们看的,顺便以议和为由头,裁减辽东军队,打压这些隐隐出现了藩镇格局的军头罢了。

  以朱由检看来,皇太极见到了他派出的议和使者之后,不是借着同大明议和的名头,招抚辽东蒙古三十六部。便是暂时接受议和,全力解决和女真争夺辽东蒙古主导权的蒙古察哈尔部。

  但是不管是辽东还是蒙古,甚至包括朝鲜在内,在小冰河时代的产出,都是无法供给一个拥有数百万人口的国家,每年所消耗掉的物资的。

  快则一二年,缓则三四年,只要女真诸部从蒙古、朝鲜抢不到足够的物资生活下去,必然就会把目光转向富庶而羸弱的大明。

  因此在朱由检心里,能否同后金议和成功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取得了在辽东战事上的发言权,及对辽东军队整编改制的权力。

  朱由检沉吟了一会,才对着杨镐说道:“同后金议和是一件慎重的事,

  请收藏:https://m.bq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