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50章 报纸的问题_吾父朱高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50章报纸的问题

  朱瞻壑一身便服,迎着朝阳走在清晨的大街上,护卫也都便衣随行,隐隐将他与周围人隔开,以保护他的安全。

  只见街道两侧店铺林立,各种小商贩也摆好了摊子,吆喝叫卖声不绝于耳,如果不是偶尔走过的土人,恐怕会让人觉得自己身处在中原的某座城市中。

  朱瞻壑走在行人之中,看着街道两侧热闹的景象,心情也十分的愉悦。

  当初他跟着朱高煦来到西京时,对这座城市并没有太大的归属感,毕竟在大明生活久了,他一直把大明看做是自己的故乡,哪怕这里是朱高煦替他打下的基业,依然无法改变他对大明的看法。

  但是在这里生活了一段时间后,朱瞻壑感觉自己的心,慢慢的从大明收了回来,不仅仅是因为熟悉了西京这边的生活,更重要的是,他想明白了一件事。

  大明再好,那也是朱瞻基的,哪怕他当初为大明做了那么多的事,可最终还是无法留在大明,甚至日后都不可能再回去了。

  相比之下,大汉这边却完全属于自己,朱瞻壑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让大汉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发展。

  比如选拔人材这件事,如果放在大明,他要是敢取消科举的话,说不定第二天就会横死在大街上,哪怕他是皇族也没用,因为科举这件事,牵扯到不止一个人的利益,而是一个阶层的利益,就算是皇帝也不敢轻易妄动。

  强如朱元璋,曾经停罢过一段时间的科举,但后来还是老老实实的开了科举,因为他要面临的压力实在太大了,哪怕他可以杀死一批敢于和他做对的人,但很快又会冒出更多的人,他不可能把所有人都杀光。

  甚至在朱元璋晚年时,那帮文人还搞出一个南北榜案,为的就是向朱元璋示威,欺负他年老无力,苦心培养的太子也死了,但这些人却算错了,朱元璋虽老,但依然提得动刀,导致不少人因此惨死。

  相比于大明,大汉这边就简单多了,就像是一张空白的画布,任由朱瞻壑挥洒泼墨。

  想到这里,朱瞻壑也不禁露出几分微笑,心中对大汉的归属感更增添了几分。

  “豆腐脑!绵软可口的豆腐脑!”

  正在这时,朱瞻壑忽然听到旁边一个商贩的叫卖声。

  闻着豆腐脑的味道,朱瞻壑也想起自己好长时间没有喝过豆腐脑了,于是来到摊子前坐下对商贩道:“来碗豆腐脑!”

  “客人要咸的还是甜的?”

  商贩十分热情的招呼道。

  “咸的甜得各来一碗,另外再来一笼包子!”

  朱瞻壑十分豪爽的道。

  小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当然是全都要!

  其实主要是朱瞻壑即在南京生活过,又在北京生活过,所以对甜咸味的豆腐脑都能接受。

  甜豆腐脑解腻,咸豆腐脑鲜香,包子的味道也不错,就是香料味

  请收藏:https://m.bq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