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15章 秦学_大明世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就有点天方夜谭了。

  “其讲究经世致用,工商皆本,利国富民,空谈误国论等,已经在北京闯出了诺大的名头,不少的功勋子弟,以及国子监生都听其讲学,可谓是名重天下。”

  知县羡慕道。

  “听说,在朝中有郑森、黄宗羲、王夫之,朱之瑜,方以智、陕西李颙、直隶容城孙奇逢等为友……”

  “首辅阎崇信甚是喜之,尤爱其重商之说,朝廷大得其利。”

  幕僚闻言,可谓是被惊的目瞪口呆。

  “那,那陛下如何?”

  “陛下漠视不言。”知县叹道:“但有时候默认,也是一种确定啊!”

  由顾炎武主张秦学,十几年来已经在朝廷上下获得了不少的认可,更是博得了许多勋贵们的喜爱。

  尤其是秦这一字为命名,一群武夫只知道自己家乡与之有名,哪里晓得其内里,再加上朝廷和皇帝不反对,立马就争先恐后的让子嗣拜其为师。

  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模式,难度极低,然后迅速的普及开来。

  而心学则是自下而上,再加上有被秦学吸收吞并的危险,已然趋于弱势。

  理学作为几百年的官学,扎根于科举,自然非等闲而可视之,一直与其暗地里搏斗。

  所以朝廷如今的党争,皆是依附在两派思想下的。

  内阁,八部,都察院,地方文武,他们的态度不是区区一个知县能够打探清楚的,此时如同雾里看花,瞎子走路。

  让他明白,自己别无选择。

  只是皇帝御宇多年,威势极重,谁也不敢乱来,只能斗而不破,暗自插刀。

  “也就是说,孙家是秦学?”

  幕僚大惊:“东翁?”

  “吾不知。”知县摇头苦笑道:“孙家虽然只是伯爵,但后头可是太子爷,这些年来一直沉默寡言,谁也不知道他的立场。”

  “刚才宴席上,我一直在暗示明示,打探一下底,这位孙公子滴水不漏,瞧不清楚啊。”

  幕僚闻言,脸色煞白。

  孙家如果心向秦学,那么太子十有八九也就是秦学,也就是说未来几十年秦学甚至会一举打败理学,成为正统。

  所以摸清楚其状态,也能更好的了解太子的想法。

  但,太子的想法与皇帝能一样吗?

  一样最好,最怕不一样……

  子不肖父,这是多少帝王废黜太子的先声。

  像太祖一样的可不多。

  如果真的打探清楚了,太子动摇,那对于朝堂来说,不要一场大地震。

  但对于知县来说,他就是个棋子,这样的态度一旦被打探清楚,就成了火引,很容易惹得雷霆大怒。

  “东翁——”

  “幸好孙公子滴水不漏,这样最好不过了。”

  知县终于露出一丝笑容:“安稳最好了。”

  幕僚也重重点头。

  文官们最讨厌的就是秩序紊乱,习惯于稳定。

  因为但凡涉及到站队,虽然是快车道,但机会实在是太小,危险又过

  请收藏:https://m.bq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